时间: 2025-05-02 18:4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3:01
细雨散丝明,应节庭梧已作声。
差喜暑阑三伏尽,便看秋至十分清。
垂帘坐处琴书润,步屟吟余苎葛轻。
又是年时刚过半,客怀无藉梦魂惊。
细雨如丝般洒落,明亮清新,正好应景,庭前的梧桐树已经开始发出声响。
略微感到欣喜的是,酷暑的三伏天已经结束,眼看秋天来临,显得十分清爽。
我在垂帘的地方,琴声和书香交融,走在轻便的草鞋上,吟诵着余音袅袅的诗句。
然而,转眼间一年已经过去一半,身为客人的我却无处寄托,梦中常常感到惊慌。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明显的典故,但“梧桐”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梧桐树的声音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在细雨和秋意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变的敏感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感悟。首句“细雨散丝明”,以细雨描绘出清新明亮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接下来“应节庭梧已作声”,则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表现出秋天的到来,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
“差喜暑阑三伏尽,便看秋至十分清”表达了诗人对酷暑结束的欢喜,以及对秋天的期待,透出一丝欣然的情绪。而后两句“垂帘坐处琴书润,步屟吟余苎葛轻”则描绘出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结合琴书的悠扬与草鞋的轻便,形成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
最后一句“又是年时刚过半,客怀无藉梦魂惊”则转折出一种孤独与惆怅,暗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心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情感深邃而又真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细雨”象征什么?
“差喜暑阑三伏尽”中的“阑”字意指什么?
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汪新《和邵蕊宫立秋雨窗即事原韵兼寓感怀 其一》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