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9:52
八声甘州 丙申春节自北京南还,车过徐州作
作者: 龙榆生
望荒台老树锁苍烟,霸图已全收。
自济南南去,冈峦磊砢,奔赴城头。
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
四战真形胜,谁拥貔貅。
废垒创痕犹在,但青青麦陇,飏起欢讴。
记天旋地动,风卷落花愁。
爱军民情同鱼水,扫游氛直下到穷陬。
从今后变河山景,长巩金瓯。
望着荒台上老树锁住了苍茫的烟雾,昔日的霸图已经全部收复。
从济南南下,越过层峦叠嶂,奔赴城头。
初阳乍现,解冻万物,流水悠悠而逝。
四战之地的胜景,谁来把持那犀利的貔貅?
废弃的城垒创痕依旧,但绿油油的麦田,飘起欢快的歌声。
记得那天旋地动,风卷落花的愁绪。
我爱军民如同鱼水,扫除邪气直至穷乡僻壤。
从今以后,河山的景色将会变得更加美好,长久巩固金瓯的安宁。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2-1969),字瑛生,号冷卉,近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丙申年春节,作者从北京南下,经过徐州,写下了对国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和国家安定的关注。
此诗以“望荒台老树锁苍烟”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历史感的氛围。诗人以老树为象征,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沧桑感,同时也暗示着国家的变迁。接着,诗人回顾了从济南南下的旅途,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一句,展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寓意着希望与新生。诗人通过“谁拥貔貅”的疑问,引发读者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暗示着权力与财富的争夺。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对战争遗迹的反思,尽管“废垒创痕犹在”,但“青青麦陇”又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与新生。诗中提到的“爱军民情同鱼水”,表达了军民之间深厚的感情,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从今后变河山景,长巩金瓯”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描绘了一幅希望的画卷,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与人民幸福的渴望,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未来的希望,传递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乍喜初阳解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爱军民情同鱼水”中的“鱼水”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青青麦陇”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