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26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 赵蕃 〔宋代〕
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在山中没有日历,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 起床巡视林园,草木已经半凋零。 只有菊花独自挺立,显得格外高大。 俯视时不愧于随风飘转的蓬草,仰望时何必羡慕高耸入云的凌霄花。 当它与其他花混杂时,开花和凋落都是徒劳。 还不如稍微退后一步,静静地看着枯萎和焦黄。 建中时期苏轼去世,元嘉时期陶渊明结束。 这两位老者依然屹立不倒,他们经历的不仅仅是短暂的一朝。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与当时的诗坛主流有所不同。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模仿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一句,既赞美了菊花的孤高品格,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志向。而“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与其随波逐流,不如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高洁。最后提到苏轼和陶渊明,表达了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苏轼和陶渊明的提及,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敬仰和继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菊花 C. 牡丹 D. 荷花
诗中“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B. 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二老”指的是哪两位文学巨匠? A. 李白和杜甫 B. 苏轼和陶渊明 C. 王维和孟浩然 D. 杜牧和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