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时间: 2025-07-27 05:59:53

诗句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

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5:59:53

原文展示: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白话文翻译:

清晨,平坦的岸边朝阳已经映照出光芒,高高的树林中昨夜的雾气还深深地隐藏着。旅途中的人急忙起床,是因为什么呢?是为了趁着清晨的凉爽时刻。

注释:

  • 平岸:平坦的岸边。
  • 朝阳:早晨的太阳。
  • 映光:映照出光芒。
  • 高林:高高的树林。
  • 宿霭:昨夜的雾气。
  • 深藏:深深地隐藏。
  • 客中:旅途中。
  • 亟起:急忙起床。
  • 繇何事:因为什么事情。
  • 侵晨:清晨。
  • 数刻凉:几刻钟的凉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在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月八日离开潭州(今湖南长沙)后所作,记录了他在旅途中的一个清晨景象。诗中表达了他对清晨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适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平岸朝阳”和“高林宿霭”两个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用“亟起”和“要趁侵晨数刻凉”表达了旅途中的急迫感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岸朝阳已映光”:描绘了清晨平坦的岸边,朝阳已经映照出光芒,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2. “高林宿霭尚深藏”:描述了高高的树林中,昨夜的雾气还深深地隐藏着,营造出一种朦胧和神秘的氛围。
  3. “客中亟起繇何事”:表达了旅途中的人急忙起床,暗示了旅途中的忙碌和急迫。
  4. “要趁侵晨数刻凉”:说明了起床的原因是为了趁着清晨的凉爽时刻,体现了对清晨凉爽的珍惜和利用。

修辞手法:

  • 映光: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朝阳的光芒拟人化为映照。
  • 深藏: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宿霭拟人化为深深地隐藏。
  • 亟起:使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起床的急迫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清晨景象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美景和旅途中的急迫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平岸朝阳: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高林宿霭:象征着朦胧和神秘。
  • 侵晨数刻凉:象征着清晨的凉爽和宝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岸朝阳已映光”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的星空 B. 清晨的朝阳 C. 黄昏的夕阳 答案:B

  2. “高林宿霭尚深藏”中的“宿霭”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露水 B. 昨夜的雾气 C. 白天的云朵 答案:B

  3. 诗人为什么要“亟起”? A. 因为天亮了 B. 因为要赶路 C. 因为要欣赏清晨的凉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与赵蕃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但赵蕃的诗更注重旅途中的急迫感和对清晨凉爽的珍惜,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赵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鲁如晦需堂 和笑庵送面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送管养正长歌 中秋 和富公权宗丞十首 其七 次韵伯远运干见寄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次韵周漕喜雨 朝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眩魂摇 皂白须分 儒结尾的成语 临危不惧 卤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非夫 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尖生生 反犬旁的字 雁序之情 爿字旁的字 妻梅子鹤 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纠告 敢不如命 无坚不陷 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士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