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下笛 院落乍秋,乱蛩絮壁,赋寄眉月楼》

时间: 2025-04-29 19:42:31

诗句

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

风泉暗语。

夜深琴韵愁谱。

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

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

休赋。

归来句。

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

吹箫俊侣。

跨鸾今在何许。

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

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2:31

原文展示

月下笛
院落乍秋,乱蛩絮壁,赋寄眉月楼。
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
风泉暗语。夜深琴韵愁谱。
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
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
休赋。归来句。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
吹箫俊侣。跨鸾今在何许。
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
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院落中秋意渐浓,墙壁上满是乱飞的蟋蟀声。诗人坐在眉月楼,思绪万千。轻薄的树影与云朵相留,稀疏的花朵倚靠着石头,小亭子静静地聚集着秋天的气息。夜深人静,琴声传来,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忧愁。芭蕉树的叶子因秋风而碎落,桐树的阴影也渐渐稀薄,这并不妨碍细雨轻轻洒落在空阶之上。纸上写满了文字,如同叠起的雪,筝床上横放着玉器,旧情如山,无法割舍。诗人不想再赋诗,只想归来,采遍江边的芙蓉,隔着烟雾,呼唤那位吹箫的俊雅之人。此刻的他,思念如潮,泪水滴落在珊瑚枕上,梦中依然能见到那穿针的院落。等到夜酒醒来时,满地鸣虫声让他倍感苦楚。

注释

  • :突然,刚刚。
  • :蟋蟀,秋天的虫鸣。
  • 疏花倚石:稀疏的花朵依靠在石头上,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 风泉暗语:风声和泉水的声音似乎在低语,暗示情感的流动。
  • 奈笺纹叠雪:形容纸上字迹如同叠起的雪花,情感细腻。
  • 跨鸾:指乘坐仙鹤,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人。
  • 相思泪:思念对方而流下的泪水,体现出深切的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江南,他的诗风多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可能正处于思念情人的状态,结合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忧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变化。

诗歌鉴赏

《月下笛》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念的诗作。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坐在眉月楼,望着院落中的景色,感受着秋风的吹拂,耳边响起的蟋蟀声让他倍感孤独。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氛围,诸如“浅树留云”、“疏花倚石”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愁的意境。

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秋天的细腻观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人显然在思念一位特别的人,期待与那位“俊侣”的重聚。尤其是“相思泪滴珊瑚枕”的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思念之情的深切,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形式上也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运用对仗、隐喻等手法,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诗人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细腻又有深度,展示了他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落乍秋,乱蛩絮壁,赋寄眉月楼:描绘院落中的秋天气息,蟋蟀声回荡,诗人在眉月楼赋诗。
  • 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细致描绘秋天的景色,树影与花朵相映成趣。
  • 风泉暗语。夜深琴韵愁谱:自然的声音似在低语,琴声在夜深时传来,流露出愁绪。
  • 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尽管秋风吹落了叶子,但细雨却仍然轻轻洒落。
  • 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描绘纸上字迹如雪,旧情难舍。
  • 休赋。归来句。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诗人不想再作诗,希望重返故地采芙蓉。
  • 吹箫俊侣。跨鸾今在何许:思念那位吹箫的俊雅之人,不知他身在何处。
  • 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思念流下的泪水,梦中仍能见到那个地方。
  • 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醒来后,满地的虫鸣声让人感到无尽的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芭蕉叶碎桐阴减”,通过叶子的凋零比喻秋天的来临。
  • 拟人:如“风泉暗语”,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秋天的感悟和对思念对象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自我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代表萧瑟与离别。
  •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蟋蟀:象征秋天的声音,暗示孤独。
  • 珊瑚枕: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乱蛩”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蟋蟀
    • B) 蝉
    • C) 青蛙
    • D) 蜻蜓
  2. 诗中“奈笺纹叠雪”描绘了什么?

    • A) 字迹如雪
    • B) 雪景
    • C) 纸张
    • D) 诗的结构
  3. 诗人思念的对象是?

    • A) 友人
    • B) 亲人
    • C) 爱人
    • D) 自己

答案

  1. A) 蟋蟀
  2. A) 字迹如雪
  3. C) 爱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但更直接。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出孤寂与思念之情,但对比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胡逸老致虚庵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西江月(用惠洪韵) 题郑防画夹五首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少年心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汩湟 杂结尾的成语 细浪 谨好 鼎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中原逐鹿 包含庶的词语有哪些 如饥如渴 释车下走 未识一丁 破巢完卵 蠁虫 靑字旁的字 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