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子·猎较》

时间: 2025-05-07 08:45:15

诗句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

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15

原文展示: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
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白话文翻译:

道理的原则应该是无害于正义,不能让外物独自违背时势。
如果不能同时享用干粮和泉水,吞咽李子和鹅肉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道体:指道理的本质。
  2. 无害义:无伤害于正义的原则。
  3. 外物:外在的事物。
  4. 违时:违背时势、时机。
  5. 槁食:干粮。
  6. 泉饮:泉水饮用。
  7. :吞咽。
  8. :李子,一种水果。
  9. :古音,可能是指“鹅”的一种叫声。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思想反映了儒家对道义与时势的看重,强调人应当遵循正义原则,而不是随意追求物质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对时事的思考及对道德的关注。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哲理性,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和变革频繁,士人对道德与现实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陈普创作此诗,可能旨在警示世人要珍视道义,避免因外物诱惑而迷失方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道义与物质享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道体从宜无害义”,强调了道理的本质应当与正义相一致,而不应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这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当时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的现象,提醒我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道德信念。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未能槁食并泉饮”,反映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们不应仅仅沉迷于饮食的享受,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道德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哲理性,兼具启发性和警示性,促使人们反思自身的生活方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体从宜无害义:道理的本质应当是与正义相符合。
  2. 不容外物独违时:不能让外在的事物违背正当的时势。
  3. 未能槁食并泉饮:如果不能同时享受干粮和泉水的滋养。
  4. 咽李哇鹅岂可为:那么,单纯地享受李子与鹅肉又有什么意义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槁食”与“泉饮”,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反问:最后一句采用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追求物质享受的无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道义和正义。正义与时势的和谐共存,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道体:象征真理与正义。
  2. 槁食、泉饮: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3. 李、鹅:象征物质享受的诱惑。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体”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道理的本质
    • C. 外在事物
  2. 诗中提到的“槁食”是指什么?
    • A. 新鲜食物
    • B. 干粮
    • C. 热饭热菜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享受
    • B. 忽视道义
    • C. 道义与物质的平衡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普的诗与李白的作品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由与豪放生活的追求,而陈普则更着重于道义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展示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普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理解》
  • 《儒家思想与宋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纹二首 其一 轿中望泛仙山 望清远峡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水乐 行路难五首 送庆基叔德上犹二绝 发通衢驿见梅有感 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曲水 稚子弄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惜羽毛 侵短 知机识窍 包含聩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鼓足干劲 页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林园 佐饔得尝 陈言务去 直捷了当 正刺 监门 包含园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