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2:09
孟子·人不可以无耻
作者: 陈普 〔宋代〕
耻字在人为甚大,
根心羞恶不容无。
所存所失分岐路,
为跖为尧遂两途。
耻辱的字在人心中占据着极大的地位,
内心的羞愧和恶行是绝不能缺少的。
所存的和所失的分开了两条道路,
是走为跖的歧途,还是追随尧的正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文见长。他的作品往往充满哲理,关注人性与道德。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道德沦丧并存。陈普写作此诗,旨在强调道德羞耻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在道德与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入探讨了“耻”所代表的道德意识。开篇即指出“耻”在人的内心中占据重要位置,揭示了羞耻感与自我道德的紧密联系。接着,诗人通过“所存所失分岐路”的设定,生动地描绘出人生中的选择与困惑。
在选择的岔口,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是追随尧,走向理想和道德的高峰,还是走向跖,陷入卑劣与自私的深渊。这一对比不仅使诗歌富有层次感,也引发读者对自我选择的深思。通过这首诗,陈普提醒人们,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关乎道德与自我价值,只有直面耻辱,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羞耻感在人生选择中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珍视道德与良知,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耻字”指代什么?
A. 羞耻感
B. 书信
C. 食物
D. 游戏
“为跖”为何意?
A. 道德的选择
B. 卑劣的选择
C. 理想的选择
D. 复杂的选择
诗歌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自然之美
B. 人生的选择与道德
C. 个人的奋斗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