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张翰》

时间: 2025-04-22 08:43:32

诗句

晋家事势若崩河,忘却吴松好月波。

莫把李膺夸二陆,思鲈羡鹤不曾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3:32

原文展示:

晋家事势若崩河,
忘却吴松好月波。
莫把李膺夸二陆,
思鲈羡鹤不曾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晋朝的局势就像崩溃的河流,
人们却忘记了吴地的松林和明月的波光。
不要只把李膺和二陆(陆机、陆云)夸奖,
对鲈鱼的渴望和对仙鹤的羡慕其实并不多。

注释:

  • 晋家事势:指晋朝的政治局势。
  • 崩河:形容局势的崩溃,像河流破裂。
  • 吴松:指吴地的松林,代表着美好的自然景色。
  • 好月波:指明月在水面上的波光,象征着宁静的美好。
  • 李膺: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二陆指陆机和陆云兄弟,都是著名的诗人。
  • 思鲈羡鹤:指对鲈鱼(象征世俗享乐)和仙鹤(象征超脱的理想)感到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字子玉,号青冥,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作者通过历史反思,寄托对当代局势的感慨与忧虑。

诗歌鉴赏:

《咏史下·张翰》是一首通过历史事件反映当时政治局势的诗作。开篇“晋家事势若崩河”,以崩坏的河流形象,表现出晋朝政治的动荡与无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忘却吴松好月波”,形成鲜明的对比,昔日的美好景象已被纷乱的局势所掩盖,令人感到惋惜和失落。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李膺和二陆的赞美,但也暗示了人们对世俗享乐的渴望(鲈鱼)与对理想生活(仙鹤)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挣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晋家事势若崩河”:用破裂的河流比喻晋朝的动荡,暗示政治的混乱。
  • “忘却吴松好月波”:人们对美好景象的遗忘,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 “莫把李膺夸二陆”:警惕过度赞美历史人物,暗含对当下的批评。
  • “思鲈羡鹤不曾多”:表达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双重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政治局势比作“崩河”,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加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忧虑,强调世事无常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崩河:象征混乱与崩溃。
  • 吴松好月波:象征美好与宁静,代表对过往的怀念。
  • :象征世俗享乐,代表对物质的追求。
  • :象征理想与超脱,代表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崩河”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混乱
    C. 宁静

  2. “吴松好月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自然的美好
    B. 战争的景象
    C. 人们的享乐

  3. 诗中提到的李膺和二陆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咏史下·张翰》同样涉及历史的沉重,但杜甫更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陈普则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对照。两者都具备深刻的社会关怀,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 两日寒雨作雪不成夜忽大雨遂晴 病中自遣 幽事绝句 东村 野兴四首 其四 郭西 春日 示二子 昼卧初起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尺童子 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戴星而出 包含胶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包含庞的词语有哪些 汗流至踵 赛过 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郑廷玉 改刊 反文旁的字 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局外之人 贬低 如烹小鲜 户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动机与效果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