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3:32
晋家事势若崩河,
忘却吴松好月波。
莫把李膺夸二陆,
思鲈羡鹤不曾多。
全诗翻译:
晋朝的局势就像崩溃的河流,
人们却忘记了吴地的松林和明月的波光。
不要只把李膺和二陆(陆机、陆云)夸奖,
对鲈鱼的渴望和对仙鹤的羡慕其实并不多。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字子玉,号青冥,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作者通过历史反思,寄托对当代局势的感慨与忧虑。
《咏史下·张翰》是一首通过历史事件反映当时政治局势的诗作。开篇“晋家事势若崩河”,以崩坏的河流形象,表现出晋朝政治的动荡与无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忘却吴松好月波”,形成鲜明的对比,昔日的美好景象已被纷乱的局势所掩盖,令人感到惋惜和失落。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李膺和二陆的赞美,但也暗示了人们对世俗享乐的渴望(鲈鱼)与对理想生活(仙鹤)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挣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忧虑,强调世事无常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崩河”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混乱
C. 宁静
“吴松好月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自然的美好
B. 战争的景象
C. 人们的享乐
诗中提到的李膺和二陆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咏史下·张翰》同样涉及历史的沉重,但杜甫更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陈普则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对照。两者都具备深刻的社会关怀,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