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时间: 2025-04-28 06:40:04

诗句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0:04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作者:朱敦儒 〔宋代〕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白话文翻译:

白天匆匆而去,如同箭一般,成功的人都珍惜这短暂的光阴。
我问你为何煎熬,心中总是挂念着冰冷与炽热的名利。
希望能够封侯升官,侥幸能飞升到三岛,不死的追求如同烧金一般。
听着百年间的乐曲,三次感叹其中的余音。
与好友相聚,欣赏美景,酒杯频频斟满。
昔日的人已不在,松下泉边的情景已不如往昔。
幸好遇上重阳佳节,高处的红萸黄菊,让我好好寻觅醉乡。
淡淡的飞鸿渐行渐远,千古的忧伤与思念共同消散。

注释:

  • 白日去如箭:形容时间快速流逝。
  • 达者:指有成就的人。
  • 冰炭:比喻心情的矛盾,冷与热的对立。
  • 冀望封侯一品:希望能得到封号和高官。
  • 仙三岛:传说中的仙人住处,象征长生不老。
  • 重阳佳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象征团圆和长寿。
  • 松下泉底:松树下的泉水,象征清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名利的冷静态度,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以其流畅的节奏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白日去如箭”引入,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传达出时间飞逝的感受。诗中多次提及“名利”,反映出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和无奈。他质疑人们为何执着于功名利益,似乎在提示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而非追逐虚无的名声。

在与好友的相聚和饮酒中,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场景,令人向往。然而,随着“昔人已矣”的感叹,诗人又将读者带入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中,展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

最后,在重阳佳节的氛围中,诗人以“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结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释然。整体而言,诗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日去如箭:时间过得飞快,令人感到惋惜。
    • 达者惜分阴:有成就的人更加珍惜时间。
    • 问君何苦:对对方的关心与疑问。
    • 长抱冰炭利名心:心中常怀对名利的追求,内心矛盾。
    • 冀望封侯一品:渴望得到高官厚禄。
    • 侥倖升仙三岛:幻想不死,追求长生。
    • 听取百年曲: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三叹有遗音:感叹中留有余韵。
    •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与好友共饮,享受美景。
    •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感慨昔日友人已不在,现实的孤独。
    • 幸遇重阳佳节:庆幸在重阳节相聚。
    • 好把醉乡寻:寻找醉意与快乐。
    •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飞鸟远去,古往今来的忧伤共同消散。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日去如箭”,形象生动地描绘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冰炭利名心”,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排比:如“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名利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
  • 冰炭:象征心中的矛盾与挣扎。
  • 封侯:象征世俗的荣华富贵。
  • 重阳佳节:象征团圆与长寿。
  • 飞鸿:象征自由与远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去如箭”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时间快速流逝
    • B. 时间过得慢
    • C. 时间没有意义
  2. 诗人为何对名利持有疑问?

    • A. 因为他不喜欢名利
    • B. 因为名利让人困扰
    • C. 因为他追求名利
  3. “淡淡飞鸿没”中飞鸿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由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两首诗都使用了“水调歌头”这一词牌,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感悟,但朱敦儒更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名利的思考,而苏轼则更注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敦儒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三十一首 八六子 深沟故清溪关,韦南康所筑 禅人写真求赞 雪蓬为盛行之作 赠陆中书宏道 腊旦大雪运使何同叔送羊羔酒拙诗为谢 和陶咏二疏为郝梦卿画图卢处道题跋作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 暴雨三首 其三 偈颂六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后 密针细缕 走乡随乡 犒赏 摩厉以需 亅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黜奢崇俭 鬥字旁的字 经帮纬国 名不虚行 入字旁的字 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廉的成语 牵离 披溃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