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城公寓寄兴》

时间: 2025-05-05 09:40:05

诗句

竹声萧飒雨声催,惊破幽人午梦回。

拂袖香风木樨放,映窗金色菊花开。

海天已滞三秋后,乡信难逢一雁来。

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05

原文展示:

兰城公寓寄兴
作者: 乌竹芳〔清代〕

竹声萧飒雨声催,
惊破幽人午梦回。
拂袖香风木樨放,
映窗金色菊花开。
海天已滞三秋后,
乡信难逢一雁来。
渺渺予怀添旅闷,
兰舟何日渡阳台。


白话文翻译:

竹林间传来竹声,雨水的声音催促着人们,
惊醒了独处的人,打破了他午后的梦。
轻拂衣袖,香风送来木樨的芬芳,
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的是金色的菊花正在盛开。
海天之间,已经过了三秋,
乡信难以得到,连一只归雁都难以觅到。
我的思念如烟般渺茫,添了旅途的烦闷,
兰舟何时才能渡我到那阳台?


注释:

  • 萧飒:形容竹声清脆且带有凄凉之感。
  • 幽人:指隐居或独自生活的人。
  • 拂袖:轻轻拂动衣袖,形容轻松自如。
  • 木樨:即桂花,香气浓郁的花卉。
  • 海天已滞:形容时间已过,景物不再变化。
  • 乡信:指来自故乡的信件。
  • 兰舟:象征着小船,代表游子或旅行的意象。

典故解析:

  • 兰舟:常用来象征游子或对故乡的思念,出现在许多古诗中,代表着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和情感。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和清雅,具有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乌竹芳,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怀与对社会的感悟。他的作品具有清新、自然的特色,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诗人身处兰城公寓,因环境的静谧而引发思绪,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兰城公寓寄兴》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深沉的思乡情怀。开篇便以“竹声萧飒雨声催”引入,竹的清脆声响和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孤独的午后。接着“惊破幽人午梦回”,既描绘了诗人被声音惊醒的情景,又暗示了他心中隐秘的孤独与思索。

诗的下半部分则转向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海天已滞三秋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乡信难逢一雁来”则深切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末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游子的内心孤寂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映射出普遍的社会情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声萧飒雨声催:竹林中传来的声音与雨声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惊破幽人午梦回:独自隐居的人被外界的声音惊醒,暗示着内心的宁静被打破。
  • 拂袖香风木樨放:轻轻拂动衣袖,香风扑面而来,描绘出一种自然的舒适感。
  • 映窗金色菊花开:窗外金色的菊花盛开,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 海天已滞三秋后:时间的流逝,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沉重。
  • 乡信难逢一雁来:归雁难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渺渺予怀添旅闷:思绪如烟般渺茫,旅途的烦闷更加加重。
  • 兰舟何日渡阳台:渴望能乘船回到阳台,象征着对归途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兰舟”象征着游子,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 拟人:竹声和雨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加了韵律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旅途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清幽。
  • 雨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催促。
  • 木樨:象征着芳香与温馨的记忆。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兰舟:象征思乡与归途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竹声萧飒”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A. 兴奋
    B. 哀伤
    C. 平静
    D. 愤怒

  2. “乡信难逢一雁来”中的“一雁”象征着什么? A. 亲人
    B. 朋友
    C. 故乡
    D. 归期

  3. 诗中“兰舟何日渡阳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物质财富
    B. 归乡的期盼
    C. 友情的联系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回忆;而《兰城公寓寄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思乡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题梨岭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赠鲁山李明府 山中老僧 永安寺照上人房 送闻上人游嵩山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韦晤宅听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默化潜移 嫩鹅黄 虚话 妙绝人寰 安详恭敬 银根 依阿两可 清都紫微 包含兑的词语有哪些 近莅 麻字旁的字 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犀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交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