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9:06
过黑水沟
作者: 乌竹芳 〔清代〕
巨津一望渺无边,
黑水翻腾在眼前。
日月有光波黯黯,
星辰无色水涓涓。
几疑蛟室成煤窟,
误认龙宫洗砚田。
墨沈泼来千万顷,
何从辨得蔚蓝天。
在巨大的渡口远望,水面无边无际,
黑水在眼前翻腾着。
日月的光辉在这水波中显得黯淡,
星星的光辉在这涓流中也失去了色彩。
几乎怀疑这里是蛟龙的巢穴变成了煤矿,
误以为龙宫的水流是用来洗砚的田地。
墨水泼洒下去,仿佛覆盖了千万顷的水面,
我们如何辨认得出那蔚蓝的天空?
作者介绍:乌竹芳,清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与诗人游历黑水沟的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描绘了黑水的神秘和壮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过黑水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黑水沟的壮丽与神秘。在开头,诗人用“巨津一望渺无边”描绘出宽广的水面,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接着“黑水翻腾在眼前”则强调了水流的动荡与不安。这样的对比使得诗人既感受到自然的广阔,又感受到它的压迫与神秘。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日月有光波黯黯,星辰无色水涓涓”来表现黑水沟的阴暗与神秘,日月与星辰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失去了光彩,暗示着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诗人用“几疑蛟室成煤窟,误认龙宫洗砚田”将水与传说中的神秘景象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幻想。
最后,“墨沈泼来千万顷,何从辨得蔚蓝天”则通过强烈的比喻,展现了黑水的无边与深邃,使得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辨认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黑水沟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巨津一望渺无边”中“巨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蛟室”象征着什么?
诗人用“墨沈泼来千万顷”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