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40
作者:曹彦约 〔宋代〕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閤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我缓步移动着手中的拐杖,登高望远的心情却十分迷惘。
空中的云霭带着夏季的潮湿,楼阁高耸依偎在山巅。
面对渺小的自己,心里感到羞愧于真正的隐士,
在这虚无的空间中,我的心境始终与禅相连。
我这一生没有依靠,心中自有一片山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期,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他的诗风多以清新、淡雅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登楼的游览中,诗人通过描绘登高的所见所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 其一》通过对登楼所见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开篇“徐步移斑杖”便给人一种缓慢而沉重的感觉,诗人似乎在用拐杖支撑着已逐渐老去的身体,象征着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接着“登临意惘然”,表达了登高望远时的迷惘与思考,似乎在与浩瀚的自然对话,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
“云霄遗暑湿,楼閤倚山巅”,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潮湿气候与高耸的楼阁,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借此抒发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薄劣惭真隐”,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挣扎展现无遗,他对自身渺小感到羞愧,反思自己与真正隐士之间的差距。最后两句“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则是对自身存在的肯定,强调了内心的独立与自在,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迷惘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了诗人对内心独立与自在的追求,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徐步移斑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迷惘 C. 忧伤
“薄劣惭真隐”中“薄劣”指的是什么?
A. 渺小 B. 优秀 C. 隐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反思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