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49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大江已浪头白,中原未枣儿红。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
这首诗描绘了江河的景象和自然的变迁。大江的波浪已经变得白花花,象征着水流的急速与奔腾;而中原的枣树却还未成熟,暗示着时令的不同。诗人不以北方的春水而忧愁,南方的秋风也无须在意。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及其影响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与体悟。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彦,号独觉,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大江与中原的季节景象,通过对比展示了自然的差异与变化。诗的前两句“浪头白”与“枣儿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江河的奔腾与活力,后者则暗示着中原的宁静与等待。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接受。诗人在面对北方的春水时,不再感到忧愁,而对南方的秋风也不必过于在意,这种态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江”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平静
B. 活力
C. 哀愁
答案:B
“中原未枣儿红”意思是?
A. 枣树已经成熟
B. 枣树尚未成熟
C. 枣树即将凋零
答案:B
诗人对南方的秋风持什么态度?
A. 忧愁
B. 从容
C. 不在意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