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思引 其二》

时间: 2025-04-30 20:42:55

诗句

晓鉴燕脂拂紫绵。

未忺梳掠髻云偏。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55

原文展示:

相思引 其二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镜子映照着红色的脂粉,轻轻拂动着紫色的绵绸。尚未整理好的发髻微微偏斜。阳光高照,人迹稀少,水面上袅袅的烟雾轻轻飘荡。春天已老,菖蒲花尚未开放,漫长的路途使得鱼雁的信件难以传递。无端的风絮,飘落在绣床的边缘。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鉴: 清晨的镜子,表示早晨的景象。
  • 燕脂: 一种红色的化妆品。
  • 紫绵: 紫色的绸缎。
  • 未忺: 尚未梳理好。
  • : 发髻,女子的发型。
  • 沈水: 水面,指水中的倒影。
  • 袅残烟: 轻柔的烟雾。
  • 春老: 春天已经过去。
  • 菖蒲: 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明。
  • 鱼雁: 比喻书信。
  • 无端: 毫无理由。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鱼雁”常用作信件往来的象征,体现了思念之情和信息传递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描写情感,尤其是相思之情,风格细腻,音韵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情感思念之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与孤独之感。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诗歌鉴赏:

《相思引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开篇以“晓鉴燕脂拂紫绵”描绘出清晨的美丽景象,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仿佛能感受到那一缕温柔的晨光与清新的空气。接着,诗人通过“未忺梳掠髻云偏”描绘出女子尚未整理好的发髻,暗示着她的惦念与心事,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而“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感,阳光高照,周围却显得格外寂静,水面上轻烟袅袅,似乎在映衬着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春老菖蒲花未著”一句,春天已经过去,菖蒲花还未开放,暗喻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无果,愈发让人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用“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收尾,风絮无缘无故地飘落,象征着思念的无处不在与难以言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极致的相思之苦,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鉴燕脂拂紫绵: 清晨,镜子映照出红色的脂粉,轻轻拂动着紫色的绸缎,描绘出晨光下的女子妆容。
  • 未忺梳掠髻云偏: 女子的发髻尚未整理好,微微偏斜,暗示她心情的烦乱与思念。
  •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阳光高照,周围的人都很安静,水面上轻烟袅袅,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寂静的环境。
  • 春老菖蒲花未著: 春天已经过去,菖蒲花尚未开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未能实现的期望。
  • 路长鱼雁信难传: 路途遥远,鱼雁的信件难以传递,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孤独感。
  •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无端的风絮飘落在绣床边,象征着思念的无处不在与不由自主。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雁”比喻书信,生动形象。
  • 拟人: “残烟”与“风絮”赋予了自然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日高人静”和“沈水袅残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矛盾,透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相思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燕脂: 美丽与女子的妆容,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魅力。
  • 菖蒲花: 象征着清明与未实现的期望。
  • 鱼雁: 代表书信,传递思念与期待。
  • 风絮: 无端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鉴燕脂拂紫绵”是描绘什么场景的?

    • A. 清晨的风景
    • B. 日落的黄昏
    • C. 夜晚的星空
    • D. 白昼的喧嚣
  2. “春老菖蒲花未著”中,菖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希望
    • B. 失落
    • C. 思念
    • D. 新生
  3. 诗中“无端风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思念
    • C. 期待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柳絮词》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相思引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相思之苦,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袁去华则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思念的无奈和孤独。两者都通过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痛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曲解读》

相关查询

夜坐灯灭戏作 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 城北青莲院方丈壁间有画燕子者过客多题诗予 闲游 自诒 幽居 三峡歌 水亭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二首 其一 渔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意状 进退裕如 邂逅相逢 包含锡的词语有哪些 踶踣 杀鸡吓猴 三襄夷 虚构无端 二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学而时习之 贤亮 清溷 包含产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