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1:43
《水调歌头 其四 次韵别张梦卿》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一叶堕金井,秋色满蟾宫。
婵娟影里,玉箫吹断碧芙蓉。
缭绕宫墙千雉,森耸觚棱双阙,
缥缈五云中。郁郁葱葱处,
佳气夜如虹。日华边,江海客,
每从容。青钱万选,北门东观会留侬。
堪叹抟沙一散,今夜扁舟何许,
红蓼碧芦丛。无地寄愁绝,把酒酹西风。
一片落叶飘入金色的水井,
秋天的色彩充满了月宫。
在婵娟的影子里,玉箫声吹断了青色的芙蓉。
环绕着宫墙的千层雉,
高耸的双阙在云中显得缥缈。
郁郁葱葱的地方,
佳气如虹般在夜晚弥漫。
在日华的边缘,江海的旅人,
总是显得从容自得。
青色的锦囊万选,
在北门东观中会留住你。
可叹那抟沙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今夜的扁舟又在何方,
在红蓼和碧芦的丛中。
无处寄托我的愁苦,
只好把酒洒向西风。
作者介绍
袁去华,字仲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袁去华与好友张梦卿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郁的离愁别绪。
《水调歌头 其四 次韵别张梦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开篇以“一叶堕金井”引入,生动展现了秋天的意境,金井象征着富贵与美丽,落叶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月宫的婵娟与悠扬的玉箫声,营造出一种清幽而梦幻的氛围。
在表达思念的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尤其是“堪叹抟沙一散”,表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结尾处以“把酒酹西风”作为情感的宣泄,显示了诗人虽有愁苦却又不失洒脱的态度,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愁与友谊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调歌头 其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袁去华
C. 苏轼
诗中“无地寄愁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青钱万选”中的“青钱”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装饰
B. 青色的丝绸
C. 青色的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水调歌头 其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为表达离愁与人生感悟的作品,袁去华的诗更加细腻,意象丰富,而苏轼则更显豪放,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