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5:16
侧犯
袁去华〔宋代〕
篆销馀馥,烛堆残蜡房栊晓。寒峭。看杏脸羞红尚娇小。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闲绕。翠树底支颐听啼鸟。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音信杳。最堪恨归雁过多少。困倚孤眠,昼长人悄。睡起依然,半窗残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场景,余香荡漾,烛光微弱,房间里残留着烛泪。清晨的寒气袭人,杏花般的脸庞羞红而娇小。游蜂在静谧的院落中飞舞,清澈的水面微微荡漾。闲适地在翠绿的树下倚着,静静地听着鸟儿的啼鸣。愁绪在于风雨的逼近,转瞬之间春光就消逝了,音信难得。最令人痛恨的,是那归来的大雁经过多少次。独自倚靠在床边,白昼漫长,显得人孤寂。睡醒后依然是半窗的残阳。
作者介绍:袁去华,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作品多呈现出淡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场景,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侧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晨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孤独和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现了生活的细腻和脆弱。比如“篆销馀馥”,不仅描写了环境的气息,更引发人对过往的思念;而“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诗中反复提及的孤独感,结合“困倚孤眠”和“音信杳”,让人在感受春光美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喜爱,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的感伤与无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但又因离别与孤独而感到深深的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寒峭”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清晨的寒气
C. 夏天的酷热
答案:B
“游蜂静院落”中“游蜂”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活力
B. 悲伤的象征
C. 过往的回忆
答案:A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侧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袁去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