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8:30
相思引
袁去华 〔宋代〕
晓监燕脂拂紫绵。
未忺梳掠髻云偏。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
路长鱼雁信难传。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清晨,十里长亭的燕子在轻柔的紫色绵绸上轻拂。
未及梳理的发鬓,发髻微微偏斜。
日光高照,人迹罕见,水面上轻烟袅袅升起。
春已老去,菖蒲花还未盛开,
路途漫长,鱼雁传递消息的方式难以实现。
无缘无故的风中絮,飞到了绣床边。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反映了恋人之间的思念与孤独。诗中提及的“鱼雁信”暗示传统中通过自然的方式传递情感与信息的方式。
袁去华,宋代女词人,她的诗词以细腻、优雅的风格著称,常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厚的情感。
“相思引”创作于宋代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和思念。诗歌以清晨的宁静作为背景,突显了内心的孤独。
《相思引》以清晨的场景为开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晓监燕脂拂紫绵”以明快而柔和的意象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清晨,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柔美的氛围。诗人巧妙地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如“未忺梳掠髻云偏”,展现了女子的娇羞与恬静。
随着诗歌的展开,情感逐渐升温,“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思念之情愈发显得孤独。诗中提到的“春老菖蒲花未著”,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未能实现的美好,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两句“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则将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表明了信息的传递之难和对爱人牵挂之深。
整首诗不仅描摹了自然美景,更深刻地表达了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与无奈,使其在典雅之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脆弱与渴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晓监燕脂拂紫绵”中的“燕脂”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路长鱼雁信难传”是什么意思?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中,风絮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