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8
作者: 吴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绣窗闭。窗外红帘垂地。黄昏后,一点灯疏,曲几深屏不曾倚。添衣唤侍婢。半臂绵温香腻。淡妆就,月转花阴,炙罢银簧试双髻。幽意。碎难理。渐翠袖慵抬,铅泪如洗。断肠诗草阑珊味。早猛上心头,又来眉际。檀痕暗掐玉纤记。谱入凤笙细。阶砌。乱蛩起。正如慕似泣,欲断还继。秋宵漫把闲愁比。怅寒蝉瘦尽,霜雁回未。芙蓉零落,吊艳影,岁暮矣。
窗子紧闭,窗外红色帘子垂到地上。黄昏时分,只有一盏稀疏的灯光,曲几深屏从未依靠。叫侍婢添衣,半臂绵软温暖且散发香气。淡妆打扮后,月光透过花影,烤完的银簧试着梳理双髻。那幽幽的情意,难以理清。渐渐地,翠袖懒抬,眼泪如同洗净一般。断肠的诗句在草间阑珊之处。心头早已泛起波澜,又在眉际浮现。檀香的痕迹暗暗掐着玉纤的记忆,谱写进凤笙的细腻之中。阶梯上,乱虫鸣起。就如同慕恋似哭泣,欲断又继续。秋夜漫漫,将闲愁与之对比。怅然寒蝉已瘦尽,霜雁尚未归来。芙蓉零落,吊唁那美丽的身影,岁月已近暮年。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尤其在情感细腻的描写上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多描写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女性情感与秋天孤寂的感受,表现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兰陵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绣窗和红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优雅的环境,而黄昏的灯光又象征着暮色降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诗中“添衣唤侍婢”一语,展现出女子的柔弱与对温暖的渴望,反映出她在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铅泪如洗”则极具表现力,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她的悲伤与忧愁。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欲断还续”的复杂情感。尤其在“怅寒蝉瘦尽,霜雁回未”一句中,诗人将季节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诗末的“岁暮矣”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岁月流逝,往昔的美好已然不再,留下的只是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尽的感伤。吴藻通过《兰陵王》传达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添衣唤侍婢”表达了什么情感?
“铅泪如洗”中的“铅”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岁暮矣”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