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1:07
兰陵王 邻家燕巢既毁感赋
作者: 陈洵 〔清代〕
近寒食。烟水村南舍北。斜阳看桥畔草花,时节相逢谢堂客。
邻翁鬓早白。曾识。寻常巷陌。漂摇事风暮雨朝,檐语双双世如隔。
莓梁暗陈迹。但贴地依稀,茸唾狼藉。衔泥将子知犹力。
嗟落絮身世,涨花漂荡,天涯何处梦再觅。
断魂网窗黑。愁极。正岑寂。渐柳改春颦,梨泫秋色。
沉沉社鼓思行役。问舞影灯外,盼波帘隙。
年来年去,得且住,怎记忆。
在寒食节快要来临之际,烟雾弥漫的村庄南边、房屋北边,斜阳下我望着桥边的草花,正值花季,不禁想起曾经的堂客。
邻居的老翁鬓发已白,曾经相识的我,走过平常的小巷,随风飘摇的往事如同晨昏的雨水,檐下的低语仿佛使我们隔得更远。
莓苔上的痕迹已经模糊,只能依稀可辨,满地狼藉。衔泥的燕子依然努力筑巢。
感叹落花如我,身世飘摇,天涯何处再寻梦境?
窗外黑暗如断魂,愁绪满怀,正是寂静的时刻。渐渐柳树改换春色,而梨花却似乎泪流满面。
沉重的社鼓声唤起我对出行的思念,问那舞影灯外的情景,盼望着波帘的缝隙。
年复一年,我在这里暂住,如何能记起往事?
作者介绍:
陈洵(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感悟。他的诗风细腻而又富有情感,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邻家燕巢毁坏的感慨,表达对家园、旧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兰陵王 邻家燕巢既毁感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邻里关系和旧时光的怀念。开篇提到的“寒食”不仅设置了时间背景,也引发了对过去的追忆。接下来的描写如“斜阳看桥畔草花”以及“邻翁鬓早白”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表明时间的流逝带走了青春和欢乐。
诗中“莓梁暗陈迹”一语,暗示了燕子巢的毁坏,象征家庭的破碎与生活的不易。燕子是传统文化中家庭温暖和团聚的象征,而它们的巢被毁,正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愈加浓烈,尤其在“嗟落絮身世,涨花漂荡”中,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自然现象结合,生动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几句则通过对社鼓声的回忆与对舞影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邻家燕巢的毁坏,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填空题: 诗中“莓梁暗陈迹”主要表达了对____的怀念。
判断题: 诗中“衔泥将子知犹力”表达了燕子的努力与坚持。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