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7:53
峡之西,逐之东,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偏西南峰。不知尘界在何许?但怪星辰浮半空。直疑飞入蝶梦境,此岂应有人行踪?今朝平远见城郭,去是东川军府雄。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将士懽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关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
在峡谷的西边,逐川的东边,二千里内没有平坦的土地,只有三万重的高山。我不知道是谁凿开了混沌,独自将它们融汇成如此精巧的景象。我本是江湖间弄水和月的人,忽然来到这偏西南的高峰。不知道尘世在何处,只觉得星辰漂浮在半空中。仿佛飞进了蝴蝶的梦境,这里怎么会有人行走?今早远望可以看到城郭,那是东川的军府雄伟。原野平坦得就像掌心一样,沙路洁净得如同行走在镜子中。芋田和粟垄在雨中滋润,楮林和竹径凉风习习。将士们欢呼着,马蹄声急促,康庄大道直通锦里。经过崎岖的关山,竟然得到了通畅的道路,笑着连飘蓬都不再怜惜。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纯,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宁府一带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欣赏壮丽山川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宁府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展现出诗人对山川的赞美和对人世的思考。开篇的“峡之西,逐之东”构建出一种空间感,进一步引入“高山三万重”的夸张描写,突显出自然的雄伟。紧接着,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造物主的敬畏与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邃。
“今朝平远见城郭,去是东川军府雄”一句,生动描绘了远眺城郭的壮观场景,体现了对于人类活动的反思。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人文元素,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最后的“将士懽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憧憬,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整首诗在意象、情感和思想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艺术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峡之西,逐之东”中“逐”字的意思是?
A. 追逐
B. 逐渐
C. 逐步
D. 逐流
诗中提到的“高山三万重”是形容什么?
A. 人的伟大
B. 自然的壮丽
C. 生活的艰辛
D. 追求的目标
诗人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喜悦
C. 超然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范成大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