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23
李尚书挽词二首
梅尧臣 〔宋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伊水的西边明月高悬,青山的北边飘浮着云彩。夜幕降临,晨光已不再,阴暗的山岭偶尔有些温暖的气息。龙剑的双刃已经埋藏,无人再知它的光辉,庭院的兰花却依旧芬芳。令人不解的是,门下的客人,究竟是谁在路旁刻下了这些文字。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梅尧臣的创作多受前人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山水诗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已故的李尚书所作,表达了对李尚书的追悼之情,反映出对往昔荣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李尚书挽词二首》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对已故朋友的哀思。开头的“伊水西头月”与“青山北脚云”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月亮与云彩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接下来的“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则通过“夜”和“阴”表现出一种无尽的黑暗和失落感,仿佛在暗示李尚书的死去带来的沉重打击。龙剑的埋没象征着权力的消逝,庭兰的芬芳则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高洁的品质。最后一句“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引发读者对历史与记忆的思考,谁会记住那些曾经辉煌的过往,留下的文字又有多少能被铭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记忆的永恒,表达了对朋友李尚书的追悼,结合自然景象的描绘,形成了深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尚书挽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龙剑双埋没”暗示了什么?
“庭兰竟郁芬”中的“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