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8:03
送杨辩青州司理
作者: 梅尧臣
儒者服褒衣,气志轻王公。
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
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
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
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这首诗的意思是:
儒士穿着宽大的衣服,气度和意志都不以王公为重。
一旦陷入网中,就会谦卑地低下头来。
山东地区有许多豪杰,轻言细语无法穷尽。
青土之地盛产美好的枣子,却没有人来识别。
他们知道南楚的轻视,强者开始时必定会有弱势的终局。
矫正志向符合情理,这才是我们修身齐家的正确途径。
我应该向我的朋友请教,为我举起空杯以作祝福。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东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等多种文体,作品风格清新、高远,常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送别朋友杨辩赴青州任职之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士人的寄托和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送杨辩青州司理》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情的送别诗。开头两句“儒者服褒衣,气志轻王公”展示了儒者的风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认同与赞美。儒者的气度并不在乎权贵,以此引出后面的困境与谦卑之态。接下来的“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则是对山东豪杰的赞许,但同时也隐含着对士人的期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整首诗构建了一幅士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图景,既有对豪杰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局势的无奈。诗人通过“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暗示了人才的埋没与被忽视,表达了对士人应当被识别与重用的期待。
最后一句“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希冀,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在情感的细腻表达上,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胸怀与气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气志轻王公”对仗工整,展现了儒者的高洁情操。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梅尧臣
C. 杜甫
D. 白居易
答案: B
“山东多豪士”中的“豪士”指的是?
A. 贵族
B. 有才华的人
C. 诗人
D. 武将
答案: B
诗中“青土饶嘉枣”意指?
A. 青土地区出产丰饶
B. 枣子苦涩
C. 人才被埋没
D. 友谊真挚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