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8:43
《白马篇》
作者:孔稚圭 〔南北朝〕
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
嘶笳振地响,吹角沸天声。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
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
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
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县官知我健,四海谁不倾。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
骏马在鸣叫,铁骑阵列与云平齐。
汉朝的将领嫖姚,冲击匈奴的庭院。
年轻人斗志昂扬,愤怒地为君王征战。
雄壮的长矛直指白日,长剑如流星般划破夜空。
清晨出发飞狐塞,傍晚停泊楼烦城。
敌骑在四面合围,胡尘在千里之外惊动。
号角声震撼大地,吹响的号角声沸腾天空。
左边打破呼韩阵,右边击溃休屠兵。
横扫荒漠,饮马于广阔的海水中。
陇头的树木枯萎无色,沙地上的草木不常青翠。
在燕然山刻石留名,凯旋归长安的亭子。
县官知道我的健壮,四海之内谁不向我倾倒。
只要能够消灭强敌,何须在甲第中成名。
当今的壮志男儿,唯愿成为古代英杰。
作者介绍:孔稚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字景仁,号君平。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激昂的战歌著称,多描写战争与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汉族与匈奴等民族的冲突时期,表现了对英雄精神的歌颂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白马篇》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展现了英雄豪杰在战争中的豪情壮志。从开篇“骥子局且鸣”到结尾“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全诗通过描写骏马、铁阵和战斗场景,塑造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气氛,激发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渴望与对英雄的追求。诗人以年轻人的斗志和气概为主线,强调为国家出征的责任与荣耀,在“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中更是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强调了光辉的战功与壮志凌云的重要性。
整首诗感情激昂,字句中透露出一种对抗敌人的决心与勇气,尤其是在描写战斗场景时,生动的描绘让人心潮澎湃,仿佛能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壮烈。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个人英雄的礼赞,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彰显,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士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年轻人的责任感与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激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对功名的淡泊与对历史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马篇》的作者是哪位?
A. 李白
B. 孔稚圭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嫖姚”是谁的代称?
A. 汉朝的将领
B. 匈奴的王
C. 唐朝的诗人
D. 晋朝的文士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表示了什么态度?
A. 渴望功名
B. 追求名利
C. 只求胜利
D. 对战争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