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43
早离永明晚抵江华道中
飞沙羃羃路曼曼,万籁风声重晓寒。
涉涧跻危任劳役,服勤王中敢辞难。
清晨离开永明,傍晚抵达江华的途中,
飞沙在路上弥漫,万物静谧中风声在黎明的寒冷中愈发沉重。
穿越山涧攀登险峻的地方,辛勤工作不怕艰难,
在为国效力的过程中,怎敢轻言辞退呢?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有“行路难”的主题,表达行旅中的艰辛与坚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江朝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描写自然景观与旅途艰辛著称,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写作于诗人行旅途中,或许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不懈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对国家的忠诚。开篇便以“飞沙羃羃”描绘出沙尘飞扬的画面,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万籁风声重晓寒”更是将读者带入一种寒冷清晨的沉寂氛围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坚持。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涉涧跻危任劳役”,展现了自己在攀登险峻道路上的勇气与毅力,强调了不怕艰难的决心。最后一句“敢辞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与责任感,强调了为国效力的崇高理想,令人感受到一种豪迈与壮志。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个人责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万籁风声”使得自然界的声音有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全诗围绕忠诚与奉献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不懈追求,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的勇气。
诗中“飞沙羃羃”形容的是哪种环境?
A. 宁静
B. 恶劣
C. 温暖
诗人为何不敢辞退?
A. 因为害怕
B. 因为忠诚
C. 因为懦弱
“涉涧跻危”意指什么?
A. 轻松
B. 辛苦
C. 享乐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艰辛,但江朝议更加强调了旅途的孤独感与对国家的责任,而杜甫则多描绘了壮丽的山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