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1:26
别僧(一作留别兰若僧)
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
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行走和停留的思考,行走如同独轮车,常常忧虑在大路上会翻覆;停留如同圆底的器具,常常害怕被其他东西碰撞。既然行走和停留都是如此,那又怎么能不离开世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比喻的方式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这种比喻和反思的方式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常用于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 陈琡,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诗风清新见长,常以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对世事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别僧》这首诗可能是在与一位僧人分别之际创作,反映出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行走与停留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别僧》的意象独特,采用了行走与停留的比喻,展现出一种人生旅途中的不安与惶恐。诗中“行若独轮车”让人联想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无法把握方向,反映了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助与不安。而“止若员底器”则进一步强调了停留的脆弱与恐惧,仿佛人始终处于一种无法安定的状态。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诫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难以寻求真正的安宁。
从情感上看,诗人对世俗的依恋与逃避交织在一起,既渴望离开纷扰的生活,又无奈地被现实所束缚。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句更具深度,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人生行走与停留中的不安与无奈,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难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行若独轮车”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员底器”主要象征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陈琡的《别僧》中,侧重于行走与停留的哲学思考,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