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6:58
嫌褰锦帐长熏麝,恶卷珠帘晚着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厌倦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嫌弃长时间在锦帐中熏香,讨厌在晚间卷起珠帘时还要繁琐地戴上头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奢华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常见于唐代文学中对生活态度的探讨。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善于描绘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阶段。白居易在官场上历尽沧桑,逐渐对奢华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倾向于追求简单、清净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简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白居易对奢华生活的反思。诗中开头的“嫌”和“恶”二字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锦帐和珠帘的厌倦,显示出一种对繁华生活的拒绝。锦帐和珠帘不仅是奢华的象征,更是一种束缚,限制了诗人的自由与自然。
在唐代社会,奢华的生活方式是许多富贵人家的常态,然而白居易在此却以自我为例,表明对这种生活的不满。诗人渴望的是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远离繁琐和虚华的束缚,这种情感在唐代的文人中并不鲜见。通过对比繁华与清静的生活,白居易展现出对内心真实需求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头如霜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内心真实需求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奢华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爱情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锦帐”象征什么? A. 清贫 B. 奢华与富贵 C. 简朴 D. 乡村生活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句》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清静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多是对奢华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是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