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14
郊下
白居易 〔唐代〕
西日照高树,树头子规鸣。
东风吹野水,水畔江蓠生。
尽日看山立,有时寻涧行。
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
在西边的太阳照耀下,高大的树木显得格外挺拔,树头上,子规鸟在鸣叫。
东风拂过野外的水面,水边的江蓠草也随风摇曳。
整天站在山头上观看,偶尔会寻着小溪走去。
就这样悠闲地过着日子,何必和繁忙的城市生活相比呢?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题材涵盖社会生活、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等,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白居易在晚年时,隐居于乡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郊下》是他对自然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反思。
《郊下》是一首表现自然宁静与田园生活的诗作。白居易在诗中通过描绘乡野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城市生活的逃避。在西边的夕阳照耀下,树木和鸟鸣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同时,东风吹拂着水面,江蓠草随风摇曳,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的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最后一句“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坚定信念,指出无论城市多么繁华,都无法与这种自然的宁静相比。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繁忙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白居易心中那份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城市的反思,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关于《郊下》的主题,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赞美繁华城市生活
B. 反思田园生活的单调
C. 向往自然与宁静
D. 描述战争中的景象
“西日照高树”中的“高树”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参天大树
C. 小村庄
D. 高山
白居易在诗中与城市生活做了什么样的比较?
A. 认为城市更好
B. 认为城市生活忙碌,宁静的乡村生活更为可贵
C. 认为城市生活无聊
D. 认为城市生活与自然无关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郊下》的深入解析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古代诗人的情感和艺术风格,同时也能体会到自然生活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