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时间: 2025-05-06 02:10:53

诗句

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53

原文展示:

高情雅韵三峰守,
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
苏州肥腻不如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座高峰的高雅情趣和音韵,主宰着清澈的光影,犹如引领着白云飘动。我自嘲曾经做过刺史,但苏州那肥腻的滋味比不上这里的清新与高雅。

注释:

  • 高情雅韵:指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韵味。
  • 三峰:指少华山的三座山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清光:清澈的光影,表示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 管白云:形容山峰主宰着白云的飘动。
  •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政务。
  • 苏州:指苏州的肥腻美食,暗示地方的繁华与奢侈。

典故解析:

  • 刺史:在古代,刺史是负责一个州的最高官员,负责地方的治理与发展。诗人以自身做过刺史的经历来对比他所见的少华山的美景,表达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而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爱情、友情及自然景观等多方面。

  •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最终选择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清新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少华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清高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高情雅韵三峰守”,以三峰为象征,传达了高洁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接着“主领清光管白云”,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

后两句中,诗人自嘲曾经做过刺史,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清新自然的向往。他认为,尽管苏州的美食丰腴美味,但在他心中,少华山的清雅与高洁更为珍贵。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讽刺,也表现出他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刻的共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高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情雅韵三峰守:三座山峰象征着高尚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律,它们仿佛在守护着这份清高。
    • 主领清光管白云:这些高峰控制着清澈的光线,引导着白云的流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自笑亦曾为刺史: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提到自己曾经担任刺史,暗指官场的繁华与虚假。
    • 苏州肥腻不如君:与苏州的美食相比,他更珍视少华山的清新与高雅。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峰比作高尚情操的守护者,寓意深刻。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三峰: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反映诗人的理想追求。
  • 清光:代表着纯净与明亮,暗示心灵的宁静。
  • 白云:象征自由与飘逸,与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情雅韵”指的是什么? a) 低俗的情感
    b) 高尚的情操与优雅的韵味
    c) 普通的生活

  2. 诗人自嘲曾为刺史,这反映了他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官场的赞美
    b) 对官场的失望
    c) 对美食的热爱

  3. “苏州肥腻不如君”中的“君”指的是? a) 苏州
    b) 少华山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倾向于平易近人的风格,而李白则常表现出奔放的个性。在主题上,白居易关注民生,李白则更追求个人的自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 次韵陈廷藻户部西湖快目堂之集 次韵蔡仲平察院中秋 次韵蔡仲平察院中秋 春日移舟章园 春日移舟章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奉辞罚罪 同字框的字 卓识远见 亅字旁的字 论建 煨干就湿 槁项黄馘 孤学 金戈 母字旁的字 粒食 巴巴急急 从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