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30:11
原文展示:
赠勤师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 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 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 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 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 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 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 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 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 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 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 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
白话文翻译:
勤师你是个出家人,外表相似但内心与众不同。 独自背负山林隐居,远离尘世纷扰。 听说你居住的地方,聚集了许多贤能之士。 专心学习文章,韩愈的著作不离手。 韩愈所崇尚的,不仅仅是言辞的深奥。 直接追求周公孔子的境界,不为杂说所诱惑。 大多数人的生活,如同虫豸一样丑陋。 圣人斟酌中庸之道,处理君臣与夫妇关系。 饮食如同衣冠,行为容易遵守。 不喜欢佛教和道教的言论,批评它们遭受诬陷。 你现在阅读它们的书籍,岂不是相互纠缠。 学习根本而非末节,为何要顾虑众人的口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蔡襄赠给一位名叫勤师的出家人的,表达了对勤师学识和品行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佛教道教的批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文化繁荣,儒、释、道三教并存,但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蔡襄作为儒家学者,对佛教和道教持有批评态度,认为它们偏离了儒家正道。诗中通过对勤师的描述,表达了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坚持和对异端学说的排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勤师的描述,展现了蔡襄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坚持和对异端学说的排斥。诗中,蔡襄赞扬勤师虽为出家人,但内心与众不同,专心学习儒家经典,追求周公孔子的境界,不为杂说所诱惑。他批评佛教和道教的言论,认为它们偏离了正道,遭受诬陷。诗的最后,蔡襄劝诫勤师学习根本而非末节,不要顾虑众人的口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蔡襄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和对异端学说的明确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坚持儒家正统思想,排斥异端学说。蔡襄通过对勤师的描述,表达了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坚持和对佛教道教的批评。他强调学习根本而非末节,不要顾虑众人的口舌,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和对异端学说的明确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蔡襄在诗中赞扬勤师专心学习什么? A. 佛教经典 B. 道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D. 文学作品
诗中提到的“韩编”指的是谁的著作? A. 韩非 B. 韩愈 C. 韩琦 D. 韩偓
蔡襄在诗中批评了哪些学说? A. 儒家和道家 B. 儒家和佛教 C. 佛教和道教 D. 道教和法家
诗的最后一句“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学习要全面,不要偏颇 B. 学习要深入,不要肤浅 C. 学习要根本,不要末节 D. 学习要广泛,不要狭窄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