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15
惆怅前贤岂后贤,百年风雅寄心诠。
倦飞野鹤春云梦,出定残僧夜月禅。
碧社撚须谁最老,青天抚掌我延缘。
鉴湖若使容归卧,支杖同寻乐事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人和后人的惆怅感慨,感叹百年风雅的传统需用心去理解。诗人比喻自己如同一只倦飞的野鹤,飞翔在春云之中,心中充满梦幻;又像一位出定的僧人,在夜月下寻求禅意。诗人问碧社中谁年纪最大,同时感叹自己在青天之下掌握着延绵的缘分。如果说能在鉴湖旁静静归卧,支杖而行,寻求乐事,便是无上的享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可学,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的传承意识。
这首诗展现了顾可学对前贤后贤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惆怅中寄托了对风雅传统的尊重与向往。诗的开头以“惆怅”二字引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将自己比作“倦飞的野鹤”,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思想境界,倦意与梦幻交织,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在意象的运用上,“出定残僧夜月禅”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深邃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追寻内心的宁静。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美,还有对人生哲学的思索。最后几句则转向现实,质疑碧社中谁是年长者,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带有调侃的意味。结尾提到的“鉴湖”,则是理想归宿的象征,表达了对乐事的追求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理想,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倦飞的野鹤”象征什么?
“鉴湖”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题复吟社倡和诗卷次韵二首 其二》的全面解析和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领悟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