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55
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
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
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湖边的美丽景色:十里长的芦苇和蒲草生长在水边,连接着桑树和柘树的园子。湖面如同天空一般平静,石头的倒影清晰可见,渔火在山门口闪烁。宋代的遗迹仍有僧舍存在,苏堤与远方的村庄相连。天边的星星斜斜地映照在水面上,此时我骑马回家的路上,已是黄昏时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用卿,明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多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他的诗歌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
创作背景: 《湖上晚归》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文人们频繁游览自然,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首诗正是对湖边景色的生动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湖上晚归》是一首描写湖边景色的绝美诗作,诗中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的开头通过“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水乡画卷,展现了满眼的绿色与水波荡漾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呈现了水面如镜,渔火点点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则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展现了古老文化与当下生活的交融,暗示了人们与自然、历史的密切联系。最后一句“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则将时间的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黄昏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抒发了诗人对归家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到历史文化,再到个人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既有静谧的美,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归家情感的寄托,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属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里菰蒲水”主要描绘了什么?
“宋迹遗僧舍”中的“宋迹”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飞星斜过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