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登莱》

时间: 2025-07-27 06:00:02

诗句

我国西环水,华人谓大瀛。

鲁连夸一死,秦帝羡长生。

三山非别界,千古冒虚名。

痴梦真堪笑,题诗代史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6:00:02

原文展示:

我国西环水,华人谓大瀛。
鲁连夸一死,秦帝羡长生。
三山非别界,千古冒虚名。
痴梦真堪笑,题诗代史评。

白话文翻译:

我国的西边环绕着大海,华人称之为大瀛。
鲁连为了一死而自夸,秦帝则羡慕长生不老。
三山并非是另外的境界,千古流传的名声都不过是虚名。
痴迷的梦真的值得一笑,我在此题诗来代替历史的评说。

注释:

  • 大瀛:指中国的海洋,古人对海的称呼。
  • 鲁连:指鲁连(鲁仲连),他以勇敢而被大家称颂,诗中提到他为一死而自夸,反映出对英雄牺牲的讽刺。
  • 秦帝:指秦始皇,历史上以追求长生不老而闻名。
  • 三山:可能指的是三座名山,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 痴梦:指愚蠢的幻想、空想。

典故解析:

  • 鲁连:古代著名的侠客,常被用作勇敢和壮烈的象征,诗中提到他夸耀的方式,反映了对英雄主义的反思。
  • 秦帝: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传说中他曾派人寻找不死药,象征着权力的渴望与人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良浩,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中展现出对历史、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具有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中产生,表现出对历史名人的讽刺和对虚名的质疑。

诗歌鉴赏:

《望登莱》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描写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寄托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与质疑。诗的开篇提到“我国西环水,华人谓大瀛”,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辽阔的自然境界,海洋象征着浩瀚与自由。接着诗人提到鲁连与秦帝,前者的夸耀与后者的羡慕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上英雄与帝王的不同命运与追求。

“千古冒虚名”一语,揭示了对历史名声的质疑,强调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名誉,而在于内心的真实。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将个人的痴梦与历史的评说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冷静观察与批判,体现出诗人对浮华与虚荣的蔑视,发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国西环水:指我国西边的海洋,铺开了诗的背景。
  • 华人谓大瀛:进一步强调了大海的广阔与神秘。
  • 鲁连夸一死:鲁连的牺牲被过度美化,反映出对个人价值的扭曲。
  • 秦帝羡长生:秦始皇的追求长生,揭示出人对永恒的渴望与无奈。
  • 三山非别界:三山象征着高人之境,实际上并没有超越。
  • 千古冒虚名:历史上的名声往往是空洞的,缺乏实质。
  • 痴梦真堪笑:对这些幻想的无奈与嘲讽,表现出诗人的机智与讽刺。

修辞手法:整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名声的虚妄与个人追求的荒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洋: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鲁连:象征着英雄的牺牲与虚荣。
  • 秦帝:象征着权力与对长生的渴望。
  • 三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瀛”指的是: A. 大海
    B. 大山
    C. 大河

  2. “鲁连夸一死”中的鲁连是指: A. 一位历史英雄
    B. 一个神话人物
    C. 一位文人

  3.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名利
    B. 对历史的讽刺与反思
    C. 赞美自然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但其主题更偏向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而洪良浩的《望登莱》则侧重于对历史名声的讽刺与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历史人物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寻贾岛所居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 送顾非熊下第归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归扬州觐省) 夏日题武功姚主簿 看涛 题胡氏溪亭 题蔷薇花 送品上人入秦 杭州卢录事山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安故重迁 游寓 耳刀旁的字 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手障天 先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捧檄 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枝一栖 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负盈亏 夺彩 拦腰布 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分香卖履 髫年 穴宝盖的字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