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5:45
远思如梦复如烟,独对秋空一惘然。
处处芳尘迷定处,年年冷雨送华年。
停云不解陶潜恨,枯树犹蒙庾信怜。
若是三生曾有约,真从石畔问前缘。
远方的思绪如梦一般又似烟雾,独自面对秋天的天空,感到一阵惆怅。四处的芳香尘埃迷惑着我的方向,年年冷雨送走了美好的年华。停留的云彩不理解陶渊明的悲恨,枯萎的树木依然笼罩着庾信的怜惜。若是前生曾有约定,真想从石边询问一下我们的前缘。
作者介绍: 胡釴(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雨时节,诗人独步于雨后,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惆怅,显示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秋日雨后的景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之感。开篇“远思如梦复如烟”,不仅描绘了思绪的虚渺,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接着,诗人独自面对秋空,感到一阵迷惘,仿佛被无尽的思念所困。四周的“芳尘”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却又让人迷失在其中,显示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年年冷雨送华年”则通过冷雨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逝去,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下来提到的“停云不解陶潜恨”,将陶渊明的悲恨引入,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失望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的“若是三生曾有约,真从石畔问前缘”,表现出一种对宿命与缘分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前生今世关系的探讨,增添了整首诗的哲理深度。整首诗在抒情与哲理之间游走,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情感的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远思如梦复如烟”中的“如梦”是指什么?
A. 真实的梦境
B. 思念的虚幻
C. 生活的真实
D. 过去的记忆
诗中的“冷雨”象征什么?
A. 欢乐的时光
B. 时间的流逝
C. 春天的气息
D. 美好的未来
“停云不解陶潜恨”中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