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01:57
挽故知容州朝请舅 其一
作者: 樊梦辰 〔宋代〕
人物晨星似,谁欤硬脊梁。
高风思靖节,流派到平塘。
勇向急流退,归来三径荒。
未为先懒句,寄傲益增光。
这首诗的意思是:那健壮的人物宛如晨星般耀眼,究竟是谁呢?他拥有坚毅的脊梁。高尚的风范让人想到靖节(指的是高洁的品德),他的流派传承至今,达到平塘(象征着和平与安宁)。他勇敢地面对激流退却,归来时却发现三条小径已经荒芜。并不是因为他心懒而不想写诗,而是想通过寄托傲骨来增加自己的光辉。
作者介绍: 樊梦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朋友的怀念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且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故知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知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晨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故知的光芒四射,令人印象深刻。诗人以“谁欤硬脊梁”引出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似乎在问:如此坚韧的人,究竟是谁?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理想品德的追求,通过“高风思靖节”表达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同时暗示流派的延续意味着传统的承载与传承。
“勇向急流退,归来三径荒”则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诗人选择了勇敢面对,但归来的路却是荒凉的,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最后两句以“未为先懒句”结束,表达了诗人并非因为懒惰而不作诗,而是希望通过文字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增添光辉。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知的怀念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强调了文字的力量。
诗词测试:
诗中“晨星”比喻指代什么?
“未为先懒句”中的“懒”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些意象代表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风格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