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27
一自萧关起战尘,
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
却向城头骂汉人。
自从离开萧关,战火纷飞,河湟地区隔断了我对故乡春天的怀念。汉族的孩子们都说着胡人的语言,却在城头骂着汉人。
本诗描绘了唐代边境的战争环境,表现出战乱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口,象征着动乱与离别。河湟的隔断则强调了地理与文化的分裂。
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浮云,是一位以诗文见长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情,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河湟有感》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民族关系复杂。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痛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司空图的《河湟有感》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人民在战乱中所经历的痛苦与困惑。全诗的前两句通过“萧关”“战尘”描绘出战乱的背景,表现了离别与思乡的情绪。河湟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实际上象征着人们心灵的隔阂和对故乡春天的向往。后两句则更为直接,揭示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汉儿的胡儿语不仅是语言的转变,更是文化认同的丧失。通过对比,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裂与痛苦,展示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体现了司空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全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离愁与对故乡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萧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边关
B. 南方城市
C. 西部山区
D. 东海岸
诗中提到的“河湟”代表什么?
A. 战争的地方
B. 文化的隔阂
C. 诗人的故乡
D. 春天的象征
诗中汉儿骂谁?
A. 胡儿
B. 自己
C. 汉人
D.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