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27
玉版徵书洞里看,
沈羲新拜侍郎官。
文星喜气连台曜,
圣主方知四海安。
在玉版上查看奏折,
沈羲刚刚被任命为侍郎。
文星的喜气照耀着天台,
圣主才知道天下安定。
“文星”在古代被视为文人之星,寄托着诗人对沈羲前途光明的美好祝愿。“四海安”则是指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理想状态,这在唐代是皇帝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
司空图(约837年-908年),字景初,号浮丘子,唐代诗人,擅长诗、文,尤其在诗歌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诗风典雅,富有哲理,常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贺翰林侍郎二首》为贺沈羲被任命为侍郎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和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期许。此时正值唐代中期,政治相对稳定,文人地位上升,士人对科举和仕途的向往非常强烈。
这首诗非常简练,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情感。开头的“玉版徵书”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以书籍为重的传统,还象征着沈羲的文才被认可。沈羲的任命,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国家政治体制运作的成功。接下来的“文星喜气连台曜”,通过对文星的描绘,表现出文人仕途的光辉和希望,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使人感到振奋。最后一句“圣主方知四海安”强调了皇帝的明智和对国家大局的把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对皇帝的敬仰与信任。整首诗在欢庆之余,也流露出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沈羲的任命展开,表达了对文人仕途的祝贺与对国家安宁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思考。
“玉版”在诗中象征什么?
谁是这首诗的主角?
诗中提到的“文星”象征什么?
《贺翰林侍郎二首 其二》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的情感基调,均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杜甫在《登高》中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司空图则在此诗中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