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中》

时间: 2025-05-01 13:44:16

诗句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

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16

原文展示:

春中
司空图 〔唐代〕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
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流润泽着台阶,繁茂的花朵透过竹林散发着芬芳。娇嫩的黄莺刚刚开始在清晨聆听,悠闲地无所事事地飞过南塘。

注释:

  • 伏溜:指细小的溪流,常用于形容春水。
  • 侵阶润:润泽台阶,形容春水流动到台阶上,带来滋润的感觉。
  • 繁花:盛开的花朵,象征春天的景象。
  • 隔竹香:竹林间的花香,形容环境的幽静和花香的清新。
  • 娇莺:指美丽的黄莺,通常在春天鸣叫。
  • 晓听:早晨的倾听,描绘早晨的宁静和生机。
  • 南塘:指南边的塘水,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悠闲的地方。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春中”作为一个主题,常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气息,包含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字云卿,号澄怀,唐代诗人,他以诗、词、文三方面的成就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陶醉。

诗歌鉴赏:

《春中》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伏溜侵阶润”生动地描绘了春水悄然流动,轻轻滋润着石阶,仿佛在倾诉春天的温柔。接着“繁花隔竹香”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繁花盛开,竹林间飘散着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娇莺方晓听”一句,描绘了黄莺在清晨初醒时的情景,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无事过南塘”,更是将诗人对生活的悠然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一种超然于世的淡泊心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还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律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伏溜侵阶润:细流悄然流动,滋润了石阶,展现春天的柔和与温暖。
  2. 繁花隔竹香:竹林间透出花香,营造出幽静而芬芳的环境。
  3. 娇莺方晓听:黄莺在清晨时分静静聆听,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4. 无事过南塘:悠闲自在地经过南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柔和的润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拟人:将黄莺描绘成静听的形象,赋予鸟儿以情感,使景物更具生机。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自然景象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伏溜:象征春水与生命的流动。
  • 繁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娇莺:象征青春活力与自然的音律。
  • 南塘:象征悠闲宁静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春天的画面,体现了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居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娇莺方晓听”中的“晓”是什么意思?

    • A. 昨天
    • B. 清晨
    • C. 晚上
    • D. 中午
  3. 诗中提到的“南塘”代表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繁忙
    • B. 悠闲
    • C. 紧张
    • D. 喧闹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但《春中》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春晓》则突出春天的声音和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劝学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其一 孟子·舜大孝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野步十首 孟子·天民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咏史下·邓艾 咏史下·蜀先主 挽平山菊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愒息 文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蠹简遗编 灵文 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流水不腐 沙冈 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云掣电 包含串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昼景 前无古人 金驾 龜字旁的字 一杖一条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