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42
骤暖如初复,通身退裌衣。只言寒已去,却等五更归。
突如其来的暖意像刚开始一样,身上全都脱去厚衣。只说寒冬已然过去,却又等到五更时分才归来。
“甲子”在古代是指六十年一个轮回,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顺应自然、迎接春天的习俗。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句“骤暖如初复”通过“骤”字强调了春天的突然到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全身脱去厚衣的情景,反映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寒冷的渐行渐远。然而,最后一句“却等五更归”则暗示着春天虽然来临,但寒冷并未完全消失,仍需耐心等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期待,既有对春天的欢喜,也有对寒冬影子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骤暖”指的是:
A. 温暖的感觉逐渐增强
B. 突然的温暖
C. 持续的温暖
D. 冷风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退裌衣”意指:
A. 穿上新衣
B. 脱掉厚衣物
C. 换上春装
D. 不再穿衣服
“却等五更归”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寒冷的再次返归
C. 诗人的思考
D. 夜深人静的时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诗与杜甫的《春望》在描绘春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观察,而杜甫则呈现出更为深沉的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