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时间: 2025-05-02 19:01:42

诗句

骤暖如初复,通身退裌衣。

只言寒已去,却等五更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42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原文展示:

骤暖如初复,通身退裌衣。只言寒已去,却等五更归。

白话文翻译:

突如其来的暖意像刚开始一样,身上全都脱去厚衣。只说寒冬已然过去,却又等到五更时分才归来。

注释:

  • 骤暖:突然的暖和。
  • 如初复:像刚开始一样,意指温暖的感觉回来了。
  • 通身:全身。
  • 退裌衣:脱掉身上的衣服,裌衣指的是厚重的衣物。
  • 只言:只说,表明一种简略的叙述。
  • 寒已去:寒冷已经离去。
  • 却等五更归:但是却要等到凌晨时分寒气才会回来。

典故解析:

“甲子”在古代是指六十年一个轮回,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顺应自然、迎接春天的习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孟容,南宋著名诗人,以自然景物诗和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时节,正值寒冷天气即将过去,诗人通过对气候变化的观察,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

诗歌鉴赏: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句“骤暖如初复”通过“骤”字强调了春天的突然到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全身脱去厚衣的情景,反映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寒冷的渐行渐远。然而,最后一句“却等五更归”则暗示着春天虽然来临,但寒冷并未完全消失,仍需耐心等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期待,既有对春天的欢喜,也有对寒冬影子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骤暖如初复:开头表现了春天的突然性,给人一种新鲜感。
    • 通身退裌衣:表现了身心的轻松,暗示着对温暖的渴求。
    • 只言寒已去:简单的叙述让人感到春意盎然。
    • 却等五更归:却又反映出春天的不稳定,寒冷的气息仍在。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暖意与初春的感觉相比较,使人感受到温暖的亲切。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寒冷的离去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骤暖”:象征春天的来临,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寒”:象征着退去的冬天,代表着冷酷和不安。
  • “五更”:代表夜深人静的时刻,暗示着自然变化的缓慢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骤暖”指的是: A. 温暖的感觉逐渐增强
    B. 突然的温暖
    C. 持续的温暖
    D. 冷风的到来

  2. 诗中提到的“退裌衣”意指: A. 穿上新衣
    B. 脱掉厚衣物
    C. 换上春装
    D. 不再穿衣服

  3. “却等五更归”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寒冷的再次返归
    C. 诗人的思考
    D. 夜深人静的时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诗与杜甫的《春望》在描绘春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观察,而杜甫则呈现出更为深沉的社会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古诗词解读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寄徐季纯于去非兼属梁和仲曾元之吴仲权 呈赵常德四首 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游吉祥寺 晚书二首 曾裘父寄二绝并呈审知一再次韵前以寄曾后寄审知四首 其二 有怀江南作田家忙 醉呈亦韩 呈陈深交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早作夜息 弃明投暗 包含谷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方船 真结尾的成语 花落谁家 猪獾 欺世钓誉 胡里胡涂 各有巧妙不同 矛字旁的字 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罚结尾的成语 分钗破镜 至字旁的字 腾糅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