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44
幽明一别无由见,梦里相逢宛似真。
孤弱更谁怜汝弟,劬劳何独负双亲。
傍篱听诵怀初岁,煮粥焚须愧昔人。
野店鸡鸣残月落,觉来清涕尽沾巾。
在幽暗与明亮间一别再无相见,
梦中相逢宛如真实。
我孤弱的身影,谁来怜惜你这个弟弟?
辛劳何以独自辜负了双亲的期望?
在篱笆旁听诵书,怀念初入学堂的岁月,
煮粥时烧焦了胡须,羞愧于昔日的自己。
在野店里鸡鸣声中,残月渐渐西落,
醒来时泪水已沾湿了手巾。
唐璧(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诗,尤其对亲情、友情的描写颇具深度。
此诗创作于仲冬,正值寒冷的季节,诗人在思念已逝的姐姐,感伤于生死离别,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便以“幽明一别”引出生死的悲哀,诗人对于与已故亲人的再见仅存在于梦中,这种对比使得思念之情愈加浓烈。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对自己的孤弱和对双亲的愧疚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而后,诗人回忆起初入学堂的时光,安静的环境中听到书声,带来一丝温暖的怀旧。最后,鸡鸣声与残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唤醒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眼泪沾湿了手巾,似乎是对往昔岁月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亲情的缅怀,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抒发了孤独、愧疚与怀旧的复合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幽明”指的是?
诗人对谁感到愧疚?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