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3:22
原文展示:
答葛蕴 曾巩 〔宋代〕
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春风吹我衣,蜚召入九阍。众中得了辞,默许非他人。方将引飞黄,使出万马群。差之在须臾,气沮不复论。大明临万物,我亦傍车尘。相逢扶桑侧,一揖意自亲。屈子果由我,相示以无言。同行千步廊,揽辔金马门。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东舟载子去,千里不逡巡。今者坐瓯越,相望若参辰。忽有海上使,问我及墙藩。得子百篇作,读之为忻忻。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远去笔墨畦,徒识斧凿痕。想当经营初,落纸有如神。勉哉不自止,直可闚灵均。我老未厌此,持夸希代珍。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发声欲荐子,自笑不足云。
白话文翻译:
我最初并不认识你,但已经知道你擅长文学。春风吹动我的衣襟,仿佛在召唤我进入宫廷。在众人中听到你的言辞,默默地认可你不是普通人。正准备引荐你,让你脱颖而出。但转眼间,我的气势受挫,不再谈论此事。阳光照耀万物,我也只是旁观者。在扶桑树旁相遇,一揖之间感觉亲切。屈原如果由我引荐,我们之间无需多言。一起走过长廊,握着马缰在金马门前。回到客舍,未能频繁往来。东边的船载你离去,千里之外毫不犹豫。现在我坐在瓯越之地,与你相望如同参星和辰星。忽然有海上使者来访,询问我关于你的情况。得到你的百篇作品,阅读时感到欣喜。大篇章已经逸发,小篇章更加清新。远离了笔墨的痕迹,只能识别斧凿的痕迹。想象你在创作之初,落笔如同神助。继续努力,不要停止,你可以窥见灵均的境界。我虽然年老,但对此并不厌倦,持之以恒地夸赞你,希望你能成为时代的珍宝。早晨吟诵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傍晚吟诵忘记了日落。想要推荐你,自嘲自己的能力不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对葛蕴的回应,表达了对葛蕴文学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曾巩对葛蕴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葛蕴文学才能的赞赏,展现了曾巩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才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春风吹我衣”、“飞黄”、“屈子”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曾巩通过对葛蕴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学未来的期望和对人才的鼓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赏和鼓励文学才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未来的期望。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曾巩对葛蕴的赞赏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文学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曾巩在诗中用“春风吹我衣”来比喻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被宫廷召见 C. 友人的到来 D. 文学的灵感
诗中的“飞黄”指的是什么? A. 骏马 B. 文学作品 C. 宫廷 D. 友人
曾巩在诗中提到“屈子”,这里的“屈子”指的是谁? A. 屈原 B. 葛蕴 C. 曾巩自己 D. 其他文学家
诗中的“灵均”象征着什么? A. 文学才能 B. 宫廷 C. 友人 D. 春天的到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