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0:00
火轮迸焰烧长空,
浮埃扑面愁朦朦。
羸童走马喘不进,
忽逢碧树含清风。
清风留我移时住,
满地浓阴懒前去。
却叹人无及物功,
不似团团道边树。
烈日如火,炙烤着天空,
浮尘扑面而来,令人感到忧愁朦胧。
瘦弱的小孩骑着马气喘吁吁,无法前进,
忽然遇见一棵碧绿的大树送来清风。
清风让我停留,留恋这片阴凉,
满地浓荫,我懒得再向前走。
我不禁感叹人们没有像树木那样为世间所用,
这棵道边的树却是团团围绕,给予人们庇荫。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道边树”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树木,与人类的生存和贡献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反思。
王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日,诗人行走在路边,感受到了自然的酷热和树木所带来的清凉,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类贡献的思考。
《暑日题道边树》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酷热的夏日中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首句“火轮迸焰烧长空”生动地描绘出炎热的太阳给人带来的压迫感,接着“浮埃扑面愁朦朦”则进一步渲染了因高温而产生的沉闷和忧愁。诗中羸弱的童子骑马喘息,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当诗人偶遇“碧树含清风”,顿时感受到清凉的慰藉,树木仿佛成为了避暑的庇护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人类的成就不及自然的伟大,尤其是道边那棵树,虽无人关注,却无私地为过路人提供阴凉,昭示了自然的包容与奉献。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反映了酷暑中的无奈,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自身局限的深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通过树木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烈日和树木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类的思考,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火轮”是指什么?
A. 太阳
B. 火焰
C. 星星
D. 月亮
“羸童走马喘不进”中的“羸童”指的是?
A. 强壮的少年
B. 瘦弱的孩子
C. 老人
D. 女人
诗中提到的“碧树”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人的脆弱
C. 未来的希望
D. 过去的回忆
《夏日南亭怀辛大》与《暑日题道边树》同样描绘夏日的炎热与自然的美好。前者通过水边的景象表达朋友间的思念,而后者则集中在树木带来的阴凉和对自然的感悟。两者都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更显思念之情,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的赞美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