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7:08
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
作者: 贯休 〔唐代〕
太宗罗俊彦,桂玉比光辉。
难得终须得,言归始是归。
风帆天际吼,金鹗月中飞。
五府如交辟,鱼书莫便稀。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毂科举得中的祝贺和对其归乡的祝福。诗中提到太宗时期的才俊,桂树和玉石光辉的比喻,暗示王毂的优秀和光彩。诗人感叹机会难得,最终还是要回归故乡。接着描绘了风帆在天际呼啸,金色的海鸥在月光下飞翔,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归乡画面。最后一句提到五府之地如同交错的路径,鱼书的交往变得稀少,暗示着科举之路的艰辛和归乡后的孤独感。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年未知。贯休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王毂中举之后,表达了对其归乡的祝贺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对科举得失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归乡的情感。
贯休的《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毂的祝福与对归乡的思考。开篇以“太宗罗俊彦”引入,强调优秀人才的稀缺和光辉,立刻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气氛。同时,诗人以“难得终须得”来表达对王毂成功的赞许和对命运的感叹。这里的“归”字不仅指向地理上的归乡,更是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接下来的景象描绘极具动感与画面感,风帆呼啸,金鹗飞翔,展现了归乡路上的壮丽与自由。此时,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鸣。最后一句“鱼书莫便稀”则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归乡后可能面临的孤独感,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归乡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王毂成功的祝贺和归乡的描绘,探讨了成功与归属、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出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太宗是谁?
a) 唐太宗
b) 宋太宗
c) 明太宗
d) 清太宗
“桂玉比光辉”中的“桂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德与才华
c) 自由
d) 自然
“鱼书莫便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孤独与无奈
c) 希望
d)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