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3
烛影摇红·握兰簃裁曲图,为释戡题
作者:张尔田 〔清代〕
十载梅边绮怀,消与东风浅。
閒拈红豆背人抛,不怕周郎倦。
月底鹅笙炙遍。
漏声移花阶影转。
钿尘飘处,春在谁家,繁莺庭院。
掐罢檀槽当筵,刻烛双心短。
问谁亲付紫云回,的的珠吭啭。
明镜新霜未满。
绛都春疏狂占断。
凭教重省,白发青娥,承平弦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回忆起十年来与梅花相伴的美好时光,感叹往事与东风渐渐消逝。轻轻捻起红豆,象征着思念,尽管心中有些疲惫,却并不在意。月色下的鹅笙声声入耳,漏声如影,花影摇曳,春天的气息在哪里呢?是那繁莺在庭院中欢唱。宴席上,掐完檀槽的乐器,烛光摇曳,心情短暂。问谁能将这紫云般的梦境再度唤回,珠子般的音韵依然清晰。明镜中虽已浮现新霜,但春天的狂热似乎已被占断。即使如此,仍旧要认真回忆,白发青娥中,承平的乐声依旧在耳畔回荡。
作者介绍:张尔田,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某次聚会或闲暇时刻创作的,蕴含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张尔田的《烛影摇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尤其是与梅花的相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豆”、“月色”、“繁莺庭院”,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尤其在“问谁亲付紫云回”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让人倍感惆怅。全诗在音韵上也极为和谐,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红豆”象征思念)、拟人(如“漏声移花”)、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财富
“明镜新霜未满”意指什么?
A. 年龄增长
B. 情感未满
C. 生活美满
诗中的“周郎”指的是?
A. 周瑜
B. 周杰伦
C. 周恩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张尔田的《烛影摇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怀念,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流露。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