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9:43
浪淘沙令 其五
花地锦斑残,月箔波凌乱。
斗鸭玉阑旁,扑兽金炉畔。
小醉奈春何,轻梦催云散。
却步蕙兰中,应被鸳鸯见。
在花丛中,绚丽的锦缎已经残破,月光下的波光显得凌乱不堪。
在玉制的栏杆旁,斗鸭正欢快地游玩,金炉旁则是扑捉小兽的场景。
我微微醉了,春天又能拿我如何呢?轻轻的梦境催促着云彩散去。
我退步走入蕙兰花丛中,或许已经被鸳鸯看见了。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长洲,南宋诗人,擅长词,风格婉约,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的感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浪淘沙令 其五》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开头两句以“花地锦斑残”和“月箔波凌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然而这种美却是短暂的,蕴含着一种无奈的感伤。接下来的“斗鸭玉阑旁,扑兽金炉畔”表现了生活的乐趣,似乎在展现人们在春光中玩乐的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轻梦催云散”,暗示了梦境的易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的最后两句“却步蕙兰中,应被鸳鸯见”,蕙兰的高洁与鸳鸯的美好形成对比,似乎暗示着一段爱情的萌芽,或许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月箔”)、拟人(如“轻梦催云散”),以及对仗(如“斗鸭玉阑旁,扑兽金炉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斗鸭”旁边有什么?
“小醉奈春何”中“奈”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毛滂的《浪淘沙令 其五》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感受的交织,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