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9:18
函谷关
作者: 胡宿 〔唐代〕
天开函谷壮关中,
万古惊尘向此空。
望气竟能知老子,
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
未抵鸣鸡下客功。
符命已归如掌地,
一丸曾误隗王东。
天开阔了函谷关,雄伟的关口在这里。
无数年来的尘世喧嚣,似乎在这里沉寂空灵。
只要观察气象,就能了解老子的智慧,
抛弃旧物为何不能识别幼童的真知?
空谈白马的论述,
还不如鸣鸡时客人的功劳。
命符已归,如同掌握大地,
一粒药丸曾误了隗王东。
作者介绍:胡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雅士对道教哲理的探究和思考,结合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
《函谷关》以函谷关这一古老的地理符号为背景,开篇便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空间的广阔。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同时也引入了道教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智慧与价值。
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函谷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历经千年而不变的空灵感,体现了道家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在提到“望气竟能知老子”的时候,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哲学,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获取智慧的可能性。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空谈与实际功用的批判,诗人认为,空谈往往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效。通过“白马先生论”与“鸣鸡下客功”的对比,指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强调真实的智慧不在于口头论述,而在于实践中的领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峰与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智慧与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强调透过自然和历史的观察,能够获得真正的哲理。
诗词测试:
函谷关位于哪个省?
诗中提到的“老子”是指哪个哲学家?
诗中“鸣鸡下客”强调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