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秋》

时间: 2025-05-04 10:58:11

诗句

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

大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

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

蕙圃残香薄,筠溪碧荫稠。

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

带眼浑移尽,还同沈隐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11

原文展示:

早秋
作者: 胡宿 〔宋代〕

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
大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
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
蕙圃残香薄,筠溪碧荫稠。
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
带眼浑移尽,还同沈隐侯。

白话文翻译:

金商(指金秋)刚刚替代了酷暑,云朵和树叶便已初显秋意。
夜里的大火渐渐散去,清晰的光影在阳光下浮动。
心中清凉,留下绿竹的凉席,远方的梦绕着沧海的洲渚。
蕙兰的花圃残香稀薄,竹溪的青荫浓密而厚重。
在小窗前暂时寄托我的傲气,虚无的阁楼中抑制着心中的忧愁。
我带着眼镜,目光游移无定,还是和沈隐侯一样,沉醉于隐逸的生活。

注释:

  • 金商:指金秋,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 云叶:云彩和树叶,形象地描写秋天的景象。
  • 大火:指夜晚的火光,象征着温暖和热情。
  • 清光:清澈的光影。
  • 凉心:心情的清凉,表现出秋天带来的凉爽感受。
  • 翠簟:绿色的席子,常用来形容竹席。
  • 蕙圃:种植蕙兰的园子。
  • 筠溪:竹林旁的小溪。
  • 小窗:小窗户,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沈隐侯:指隐士沈约,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宿,字澄之,号东篱,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胡宿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金秋时节,诗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早秋》是一首描绘秋天初到时节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首联“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开宗明义,金秋刚刚到来,炎热的夏天已被取代,诗人以“云叶”二字呼应自然界的变化,传达了时节的转换。接下来的“夜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描绘了夜晚火光渐散的景象,清光在阳光下流动,给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感觉。

诗人接着通过“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表达了心中淡淡的清凉与远方的梦想,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境界。此外,诗中提到的蕙圃和筠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蕙兰的香气虽已稀薄,但竹林的青荫仍然浓密而美好。最后两句“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与自得,透过小窗寄托自己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动人,充满了诗意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商才换暑:秋季即将来临,夏天的暑气被驱散。
  • 云叶早惊秋:云朵和树叶都显露出秋天的气息。
  • 大火宵中散:夜晚的火光渐渐消散,暗示温暖的退去。
  • 清光日下浮:白天的光影在阳光下流动,表现出清澈的感觉。
  • 凉心遗翠簟:心情清凉,留下绿色的竹席,象征宁静。
  • 远梦绕沧洲:遥远的梦想缠绕在大海的洲渚上,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蕙圃残香薄:蕙兰的香气稀薄,暗示时间流逝。
  • 筠溪碧荫稠:竹溪的青荫依然浓密,表现自然之美。
  • 小窗聊寄傲:在小窗前寄托自己的傲气,表现淡然的态度。
  • 虚阁镇端忧:在虚无的阁楼中抑制自己的忧愁。
  • 带眼浑移尽:佩戴眼镜,目光游移,表现对生活的思考。
  • 还同沈隐侯:与沈隐侯一样渴望隐逸生活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季比喻为金商,增强生动性。
  • 对仗:如“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形成对称美。
  • 拟人:光影“浮动”,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基调清新而淡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商:象征秋季的丰收与变化。
  • 云叶:代表自然的变化,传达出季节的交替。
  • 清光:象征纯净与明亮的感受。
  • 蕙圃:象征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筠溪:代表自然的宁静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商”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蕙圃”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生活
    • C) 忧愁
    • D) 旅途
  3. “虚阁镇端忧”中的“虚阁”指的是什么?

    • A) 实际的建筑
    • B) 内心的空虚
    • C) 美好的理想
    •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C) 秋季
  2. B) 理想生活
  3. B) 内心的空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秋》与《秋夕》:两首诗都有对秋天的描绘,但《早秋》更多地强调了季节的初始,而《秋夕》则表现了深秋的孤寂与思考。
  • 《早秋》与《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涉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后者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引 渔家傲引 句南吕薄媚舞 句降黄龙舞 番禺调笑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太守移具饯行县偶作) 江城子(赠举之) 卜算子(席上赠瞻明)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鹄鹄 粘皮带骨 四字头的字 阔匾 官迷心窍 衣字旁的字 石敢当 荡检逾闲 说结尾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 任重才轻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耂字旁的字 慰情聊胜于无 赍志没地 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