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一》

时间: 2025-05-09 00:34:26

诗句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

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

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

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26

原文展示: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一
作者: 吕师濂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
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
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
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宗先达半隐先生的敬意和怀念。诗中提到当年的人事已变,只有我的宗族叔父仍在世上。先生以文教闻名于天下,历史的典故如同井底的沉藏。身着蓑衣和斗笠,辞去了三次的聘请,琴樽只占据了半张床。并非熊的空梦,而是安静地在溪边垂钓。


注释:

  • 耆旧:指年老的旧人。
  • 吾宗:我的宗族。
  • 叔父:父亲的弟弟,这里指尊称。
  • 文教:指文采和教化。
  • 井中藏:典故,意指历史知识深藏不露。
  • 蓑笠:指用蓑衣和斗笠,象征渔夫的生活。
  • 三聘:指曾经的三次聘请。
  • 琴樽:琴和酒樽,代表文人生活的闲适。
  • 非熊空有梦:熊指熊掌,意指虚幻的梦想。
  • 安稳钓溪璜:形容安静地在溪边钓鱼,体现一种安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师濂,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常融合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诗人生活在清代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吕师濂对朋友宗先达的怀念与致敬,反映了他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感慨。诗中对悠闲生活的描绘,体现出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


诗歌鉴赏: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耆旧今谁在”引出对旧友的思念,反映了岁月无情,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人巧妙地通过对“吾宗叔父”的提及,展现出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与尊重。

接着,诗中以“文教天下读”传达出宗先达的学识与影响力,表明诗人对其文采的钦佩。而“史故井中藏”则是对历史知识的隐喻,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重视,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联“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宗先达的闲适生活,揭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同时,这也隐含了对现代社会浮躁氛围的批判。

最后一句“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中追求物质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怀念,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社会变迁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耆旧今谁在:问古人今谁还在场,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2. 吾宗叔父行:提到自己的宗族长辈,增加了亲切感和尊重。
  3. 文教天下读:指宗先达的学识广博,影响深远。
  4. 史故井中藏:历史知识如井底之水,深藏不露。
  5. 蓑笠辞三聘:描绘隐逸生活,拒绝世俗的诱惑。
  6. 琴樽促半床:象征文人生活中的闲适和乐趣。
  7. 非熊空有梦:强调追求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幻的梦想。
  8. 安稳钓溪璜:钓鱼象征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知识比作井中藏物,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辞三聘”和“促半床”形成对比,突出隐逸生活。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宗先达的敬仰和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耆旧:象征传统与历史。
  • 文教:象征知识与教育。
  • 蓑笠:象征隐逸与自然生活。
  • 琴樽:象征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 溪璜:象征宁静与安逸。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古人风范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吾宗叔父”指的是什么关系? A. 父亲
    B. 祖父
    C. 叔父
    D. 兄弟

  2. “文教天下读”中的“文教”主要指什么? A. 书法
    B. 诗歌
    C. 学识与教育
    D. 绘画

  3. 诗中所说的“非熊空有梦”意指什么? A. 追求虚幻的梦想
    B. 追求真实的生活
    C. 追求金钱
    D. 追求权力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诗词对比:

  • 吕师濂《赠宗先达半隐先生》与陶渊明《饮酒》
    • 吕师濂强调文化与安逸生活,陶渊明则更直接地体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两者均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吕师濂更注重文人的精神追求,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吕师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思家 思归 书事 市舶提举管仲登饮于万贡堂有诗 世事 史贤良入蜀有锦江诗卷陈谊甚高 石洲遇陈季申话旧 石屏久游湖海祖妣遂题二句于壁云机番白苎和 生朝对雪张子善有词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小字头的字 釒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吉日良时 采字旁的字 包含违的成语 面红颈赤 销忧药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孤豚腐鼠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枯莛 诬漫 入字旁的字 徐步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师帅 束手无策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