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怀王子寿比部》

时间: 2025-04-26 03:40:58

诗句

高卧辞恩诏,承欢奉母慈。

湖山千古胜,忠孝四方知。

悯世薖园老,骚情漆室诗。

枢言兼谕德,经术系人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8

原文展示:

高卧辞恩诏,承欢奉母慈。
湖山千古胜,忠孝四方知。
悯世薖园老,骚情漆室诗。
枢言兼谕德,经术系人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孝顺和对社会的关怀。诗人高卧在家,辞去恩宠的诏命,专心陪伴母亲,享受母亲的慈爱。湖光山色在千古中仍然是美的象征,而忠孝之道则为四方所知。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仿佛看到薖园中的老者,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骚动与诗情。最后,诗中提到言辞能兼顾道德,学问则与人的思考紧密相连。

注释:

  • 高卧:指在家休息,不参与政务。
  • 恩诏:指皇帝的恩赐和命令。
  • 承欢:指陪伴母亲,享受她的欢笑。
  • 湖山: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 忠孝: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 悯世:对世事的忧虑和关心。
  • 薖园:指古代隐士的园地,象征隐居生活。
  • 骚情:指对人生的感慨和忧伤。
  • 漆室:指隐居的生活环境。
  • 枢言:指重要的言辞。
  • 谕德:教导道德。
  • 经术:指经典和学问。

典故解析:

  • 忠孝四方知:出自《孝经》和《论语》,强调忠心和孝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 薖园老:可能指的是隐士生活,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元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亲情和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常常面临政治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社会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母爱的颂扬,传递出诗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社会的关切情怀。首句“高卧辞恩诏”展现了诗人宁愿放弃权力与荣华,只为陪伴母亲,彰显出深厚的亲情。接着“湖山千古胜”则引入大自然的美丽,引发人们对忠孝精神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悯世薖园老”反映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关怀,表现出对人世间的忧虑和不安。最后一句“枢言兼谕德”则传达了诗人对道德反思与学术追求的结合,展现出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亲情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和对传统美德的承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对母亲的孝顺与对权力的拒绝。
    • 第二联引入自然美,强调忠孝之道的普遍性。
    • 第三联抒发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示诗人的情感。
    • 第四联则强调道德与学问的结合,展现出诗人追求的理想人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湖山千古胜,忠孝四方知”,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美与忠孝相联系,深化了主题思想。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忠孝与道德的重要性,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着自然美,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忠孝:即忠于国家、孝顺父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 薖园:象征隐逸生活,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反思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辞去恩诏是为了什么? A. 追求权力
    B. 陪伴母亲
    C. 追求名声
    答案:B

  2. “湖山千古胜”中“湖山”主要指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人文景观
    C. 政治权力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忠孝”寓意是什么? A. 忠诚与孝顺
    B. 个人自由
    C. 追求财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的忧虑,且在情感上有类似的抒发。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强调了自然与心灵的结合,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何元普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3.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偶题 李广甫挽词 览镜 腊梅 苦热 哭孙信道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绝句 久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孩子话 有蠙可乘 同字框的字 打私 涓埃之报 红带子 要束 包含铸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包含短的词语有哪些 罚薄不慈 设官分职 三框儿的字 堙穷 从长商议 辵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