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10
送戴太博 其二
作者: 杜司直 〔宋代〕
琼佩霞裾云锦裳,
胸中指塞贮琳琅。
词章莫测波澜阔,
谈笑惟图书传香。
与我多应邻臭味,
于人宁有别肝肠。
一州斗大非公处,
早晚催归白玉堂。
这首诗描绘了戴太博的华美形象,身穿华丽的衣裳,胸中蕴藏着丰富的才华。词章的深奥广阔,谈笑之间只求书香四溢。与我之间的关系或许像邻居一样不太融洽,但与他人之间却没有真正的亲近。一州之地虽大,但并非归属之地,最终还是会催促他回到属于他的白玉堂。
作者介绍:杜司直(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人生百态,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以朋友戴太博的离去为契机,表达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对人生归属的思考。
《送戴太博 其二》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人生观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华丽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展现了戴太博的风采与气度。开头两句“琼佩霞裾云锦裳”,将戴太博的形象描绘得如同仙人般美丽,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随后“胸中指塞贮琳琅”,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才华和智慧,强调了外表美与内在才华的统一。
转折之处在于“词章莫测波澜阔”,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同时也隐含了对知识和文化深邃复杂的感慨。接下来的“谈笑惟图书传香”则显示出诗人对友人追求知识的赞许与期待,暗示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而后两句“与我多应邻臭味,于人宁有别肝肠”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某种隔阂,尽管彼此间有着相似的经历,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一州斗大非公处,早晚催归白玉堂”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友人归属感的思考,也寄托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富有音乐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手法,表现出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比喻的使用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对仗则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谊与归属展开,表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归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佩霞裾”用来形容谁的形象?
A. 诗人自己
B. 戴太博
C. 其他朋友
D. 无法确定
诗中提到的“白玉堂”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的归宿
C. 朋友
D. 书籍
诗中“词章莫测波澜阔”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友人的关系
B. 文化的复杂性
C. 自己的才华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