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李湘石得广文志感》

时间: 2025-04-26 03:47:00

诗句

圣代即今开广厦,故人闻又进儒冠。

秀才出处关风化,天下安危视校官。

增益俸钱资砥厉,培成国士济艰难。

青毡一席裘千丈,谁道吾曹骨相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0

原文展示:

圣代即今开广厦,
故人闻又进儒冠。
秀才出处关风化,
天下安危视校官。
增益俸钱资砥厉,
培成国士济艰难。
青毡一席裘千丈,
谁道吾曹骨相寒。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盛世时代,四方豪杰纷纷聚集,
听闻老友的消息,又有人得了做官的机会。
秀才的出仕与风化息息相关,
国家的安危则取决于那些学识渊博的官员。
增加俸禄以激励人才,
培养国士以应对艰难。
即使只有一席青毡,千丈长的裘衣,
谁能说我们这些人心中没有温暖?

注释:

  • 圣代:指太平盛世。
  • 广厦:宽阔的房屋,象征国家的富强与繁荣。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象征着学识与地位。
  • 秀才:指有才华的读书人,通常是科举考试的候选者。
  • 风化:指文化教化,影响民众的道德和风俗。
  • 校官:指负责教育和文化的官员。
  • 增益:增加,提升。
  • 俸钱:官员的薪俸。
  • 国士:国家的栋梁之才。
  • 青毡:青色的毡子,象征着简朴和质朴的生活。
  • :毛皮外衣,象征地位和财富。
  • 骨相寒:指内心的孤寒或冷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儒冠”,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科举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环境,反映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人才的重要性的强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元普,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作品多反映时代的风貌与个人的理想追求。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注重政事与民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政治腐败等问题,诗人希望通过对人才的重视,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诗歌鉴赏:

《闻李湘石得广文志感》是一首典型的清代五言古诗,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也表现了对友人的祝贺与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充满了对士人的推崇与对未来的希冀,反映了清代士人特有的理想主义情怀。

诗的开头以“圣代即今开广厦”引入,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盛世景象,随即转入对“故人”的祝贺,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秀才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指出优秀的官员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展现了其历史责任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强调提升俸禄的重要性,以鼓励更多的人才为国服务。而最后两句则以“青毡”和“裘”来比喻内心的温暖与追求,传达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对理想和温暖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代即今开广厦:在盛世的时代,国家的繁荣昌盛。
  2. 故人闻又进儒冠:老朋友听到消息,又有了出仕的机会。
  3. 秀才出处关风化:读书人出仕与国家的风气和文化教育息息相关。
  4. 天下安危视校官:国家的安危取决于那些担任教育的官员。
  5. 增益俸钱资砥厉:增加俸禄以激励和培养有才能的人。
  6. 培成国士济艰难:培养国士以应对国家的艰难处境。
  7. 青毡一席裘千丈:即使一席青毡也能抵挡严寒,象征内心的温暖。
  8. 谁道吾曹骨相寒:谁能说我们心中没有温暖与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圣代”与“故人”,“秀才”与“天下安危”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青毡”和“裘”比喻内心的温暖,体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排比:多次使用动词“增益”、“培成”等,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在盛世之中对士人的期望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思考,同时也传达出即使在艰难时刻,依然要保持理想与温暖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代:象征理想的政治环境与社会和谐。
  • 儒冠:象征学识与地位。
  • 青毡:象征简朴与坚韧。
  • :象征财富与社会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毡”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温暖
    • C. 荣华
    • D. 学识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强调“增益俸钱”是为了___答案:激励人才

  3. 判断题:诗人对国家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但情感更为沉重,而何元普的这首诗则显得更加乐观与积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三 秋海棠 点绛唇 潘致中为余作填词图便面,云以博海绡一小词。迨词成,去致中之没五年矣 点绛唇 点绛唇·公子归来 点绛唇·五月如秋 点绛唇·雪意娇春 点绛唇·洞口 点绛唇·唐墓砖状四侍女,整鬟、斫脍、烹茶、涤器,致极精妍,分题四阕 其三 点绛唇 倭奁 点绛唇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拊心泣血 成渝铁路 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包含期的词语有哪些 迁挪 雨字头的字 欺灭 皓皛 厄字旁的字 文德武功 包含辔的词语有哪些 椎牛飨士 纷乱如麻 舌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尚韦 匠石运斤 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