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0
圣代即今开广厦,
故人闻又进儒冠。
秀才出处关风化,
天下安危视校官。
增益俸钱资砥厉,
培成国士济艰难。
青毡一席裘千丈,
谁道吾曹骨相寒。
在这个盛世时代,四方豪杰纷纷聚集,
听闻老友的消息,又有人得了做官的机会。
秀才的出仕与风化息息相关,
国家的安危则取决于那些学识渊博的官员。
增加俸禄以激励人才,
培养国士以应对艰难。
即使只有一席青毡,千丈长的裘衣,
谁能说我们这些人心中没有温暖?
诗中提到的“儒冠”,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科举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环境,反映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人才的重要性的强调。
何元普,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作品多反映时代的风貌与个人的理想追求。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注重政事与民生。
此诗写于清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政治腐败等问题,诗人希望通过对人才的重视,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闻李湘石得广文志感》是一首典型的清代五言古诗,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也表现了对友人的祝贺与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充满了对士人的推崇与对未来的希冀,反映了清代士人特有的理想主义情怀。
诗的开头以“圣代即今开广厦”引入,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盛世景象,随即转入对“故人”的祝贺,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秀才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指出优秀的官员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展现了其历史责任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强调提升俸禄的重要性,以鼓励更多的人才为国服务。而最后两句则以“青毡”和“裘”来比喻内心的温暖与追求,传达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对理想和温暖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在盛世之中对士人的期望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思考,同时也传达出即使在艰难时刻,依然要保持理想与温暖的信念。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毡”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强调“增益俸钱”是为了___。 答案:激励人才
判断题:诗人对国家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答案:错误